西安交大西工大 考研备考期末复习 工程数学复变函数 复数与复变函数概念.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复变函数 定理四 1)在z0连续的两个函数的和、差、积、商(分母在z0不为零)在z0仍连续; 【判别函数是否连续的方法】 复变函数 例4 讨论 的连续性。 复变函数 本次课小结 一.本次课的内容要点 1.复平面上区域的概念和分类 2.复变函数的定义 3.复变函数的极限和连续 4.复变函数极限存在和连续性的判断 二.需要注意的事项 1.注意与实变量函数的区别和联系 2.学习方法上注意从几何上帮助理解 复变函数 第一章习题: 22(3,5,7,10) 24、25(2,4) 26(1,3)、31 作业 复变函数 工程数学(二) §4 区 域 §5 复变函数 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 §6 复变函数的极限和连续性 复变函数 课前复习 1.复数的概念 2.复数的代数运算 3.复数的几何表示 4.复数的乘幂与方根 复变函数 引子 函数(function)的定义 构成函数的两要素: 复变函数 §4 区 域 一.平面点集的几个基本概念 1.邻域 2.内点 复变函数 3.边界点 设G为点集,z0为平面中的一点。若在点z0的任意一个邻域内,既有属于G的点,也有不属于G的点,则称点z0为G的边界点。 全部边界点称为G的边界 复变函数 4.区域 若平面点集G满足 ① G是开集; ② G是连通的; 则称G为区域 区域G加上它的边界C称为闭区域或闭域,记为 复变函数 5.有界,无界 如果区域G可以包含在一个以原点为中心的圆内,则称区域G是有界的,否则称区域G是无界的。 复变函数 设x(t)及y(t)是两个在闭区间[α,β]上连续的实函数,则由方程组 所决定的点集C,称为z平面上的一条连续曲线。 二.单连通域与多连通域 1.连续曲线 复数表达式 参数表达式 复变函数 2.光滑曲线 设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 又在α≤t≤β上,x’(t)和y’(t)连续且 则C称为光滑曲线。 由几段依次相接的光滑曲线所组成的曲线称为按段光滑曲线。 复变函数 3.简单曲线 没有重点的连续曲线称为简单曲线,或约当曲线。 对于曲线C:z=z(t) 其中α≤t≤β, z(α),z(β) 称为曲线的起点、终点; 复变函数 说明: 1.简单曲线自身不会相交; 2.简单闭曲线把整个复平面唯一的分成 三个互不相交的点集 复变函数 定义:设G为复平面上的区域,若在G内的任意简单闭曲线,其内部仍全含于G,则称G为单连通区域;非单连通的区域称为多连通区域 复变函数 说明: 1.简单闭曲线内部都是单连通域; 2.单连通区域与复连通区域的本质区别:区域中任一闭合曲线能否连续变形而缩成一点; 连续变形:变形时不能通过不属于D的区域 复变函数 三.用复数表达式表示常见区域 1.单位圆内部 2.圆环域 3.带状区域 4.角形域 5.上半平面 6.左半平面 复变函数 §5 复变函数 定义 设在复平面上有点集D。若对于D内每一点z,按照某一法则,有确定的复数w与之对应,则称这种对应关系是z的复变函数,记作 w=f (z);称w是z在函数f 下的像。 若z的一个值对应着w的一个值,则称f (z)为单值函数;若z的一个值对应着w的几个或无穷多个值,则称f (z)为多值函数。 一.复变函数的定义 复变函数 用z平面上的点表示自变量z的值;用w平面上的点表示函数w的值。函数w=f (z)在几何上可以看w作把z平面上的点集G变到w平面上的一个点集G*的映射,简称为由函数w=f (z)所构成的映射。 二.映射 【注】 2.一个复变函数对应着两个二元实变函数 1.复数集与复数集之间的对应关系 复变函数 在几何上, w=f(z)可以看作: 定义域 函数值集合 o x y (z) o u v (w) G G* w=f(z) z w=f(z) w 复变函数 例1 —关于实轴对称的一个映射 o x y (z) u v (w) o 设函数 ; u=x , v=-y 复变函数 例2 设函数 w = z2 = (x+iy)2 = x2-y2+i2xy , 有 u = x2-y2, v = 2xy o x y (z) o u v (w) o x y (z) o u v (w) R=2 R=4 x y O u v O z1 z2 w2 z3 w3 w1 复变函数 函数 w=z2 对应于两个二元实变函数: u=x2-y2, v=2xy 把 z 平面上的两族双曲线 x2-y2 = c1 , 2xy = c2 分别映 射成w平面上的两族平行直线 u=c1 , v=c2 . 10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