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docx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本节课主要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包括乘法算式的列写、计算过程和进位情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提升对数学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增强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为后续更复杂的数学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正确列写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包括数位对齐和因数与因数的对应;
②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时的计算步骤,包括逐位相乘和将部分积相加;
③能够独立完成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并检查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2.教学难点,
①理解乘法算式中数位对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多位数进行逐位相乘;
②掌握在计算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部分积的进位问题,尤其是在不进位的情况下;
③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生活中的简单计算问题。这些难点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教师的适时引导来克服。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步骤。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练习法: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技能。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乘法算式的书写和计算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示计算步骤。
2.互动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实时计算演示,让学生在屏幕上跟随操作,增强互动性。
3.实物教具:使用计数器等实物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位和进位的概念。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在购物或者游戏中遇到过需要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情况吗?”
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如购物时计算总价、游戏中的得分计算等,让学生初步感受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简短介绍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强调它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的基础作用。
2.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计算步骤。
过程:
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定义,包括因数、积和乘法算式的书写。
详细介绍乘法算式中数位对齐的方法,使用示意图展示如何将两位数对齐。
3.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简单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案例,如12乘以34、56乘以78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观察和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规律。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计算案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商品总价、计算面积等。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任务。
小组内讨论如何进行计算,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如竖式计算、分步计算等。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计算过程和结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计算过程和结果,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如计算速度、准确性等,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基本概念、计算步骤和案例分析。
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的基础作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几道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应用实例:收集生活中涉及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实例,如计算面积、体积、商品总价等,以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
-乘法口诀表拓展:除了基本的乘法口诀表外,还可以引入一些特殊的乘法口诀,如连续自然数乘法、平方数乘法等,帮助学生更快地完成乘法运算。
-乘法表游戏:设计一些乘法表的趣味游戏,如“乘法飞盘”、“乘法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