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之《笔算乘法(不进位)》(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001].docx
两位数乘两位数之《笔算乘法(不进位)》(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两位数乘两位数之《笔算乘法(不进位)》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三年级下册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素养。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3.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基本步骤。
-重点强调乘法计算中“对齐”和“逐位相乘”的重要性。
-举例:通过示例8×12,让学生理解个位乘以个位、十位乘以十位以及个位乘以十位和十位乘以个位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
-学生在处理多位数乘法时,容易混淆个位和十位的乘积。
-难点在于学生难以理解进位的处理方法,特别是在多位数乘法中。
-举例:在计算23×45时,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个位3乘以5的结果以及十位2乘以5的结果如何进位。
-解决方法:通过分步骤的练习,先让学生单独计算个位和十位的乘积,然后再进行进位操作,逐步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乘法计算流程。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算式的图片、图表以及相关的教学视频。
3.实验器材:准备计数器、积木等,用于辅助学生进行乘法操作和可视化理解。
4.教室布置:设置操作台和小组讨论区,方便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例子,如“一盒有12个苹果,另一盒有8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两个数的乘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如何用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之《笔算乘法(不进位)》”。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展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步骤,包括对齐、逐位相乘和写下结果。
-通过板书,详细讲解每个步骤,并辅以示例进行说明。
-示例:计算23×45。
-个位相乘:3×5=15,写下5,进位1。
-十位相乘:3×4=12,加上进位1,得到13,写下3,进位1。
-个位相乘:2×5=10,写下0,进位1。
-十位相乘:2×4=8,加上进位1,得到9,写下9。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计算,巩固步骤。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巩固练习(10分钟)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进行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集体展示: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计算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纠正。
-变式练习:教师给出不同形式的乘法题目,如两位数乘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等,让学生进行巩固。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强调重点。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练习题和思考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并在下次课前提交。
-作业内容: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思考两位数乘两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实际应用案例,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计算家庭装修所需材料数量等。
-乘法在数学史上的发展,介绍乘法的基本原理和演变过程。
-乘法与其他数学概念的关系,如乘法与除法、乘法与加法、乘法与减法之间的联系。
2.拓展建议:
-设计一个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如“乘法接龙”。
-利用数学软件或在线平台,让学生进行互动式的乘法练习,如“数学星球”。
-鼓励学生参与数学竞赛或挑战,如“数学奥林匹克”或“数学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技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如何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校园绿化设计”或“社区环保活动”。
-引导学生阅读有关数学的书籍或文章,如《数学家的故事》、《数学之美》等,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
-通过数学故事或谜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乘法,如“数学家的谜语集”。
-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动画、视频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乘法的概念和计算过程。
-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