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自动控制理论》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pdf

发布:2025-06-07约5.64万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重点与难点

一、基本概念

i.稳定性

(1)定义:系统受扰动偏离了平衡状态,当扰动消除系统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平衡

状态,则称系统稳定,反之称系统不稳定。

(2)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系统特征根全部具有负的实部。

(3)代数稳定判据:◎必要条件:特征多项式各项系数均大于零。②古尔维茨判据:

由系统特征方程各项系数所构成的各阶古尔维茨行列式全部为正。③劳斯判据:由系统

特征方程各项系统列出劳斯表,如果劳斯表中第一处各值严格为正,则系统稳定;如果

表中第一列中出现小于零的数,则系统不稳定;第一列各系数符号的改变次数,代表特

征方程的正实部根的数目。

(4)系统的稳定性只与系统自身结构参数有关,而与初始条件、外作用大小无关;

系统稳定性只取决于系统特征根(极点),而与系统零点无关。

(5)结构不稳定概念:并非由于系统参数设置不当,而是由于系统结构原因导致的

不稳定。

2.误差及稳态误差

(1)误差的两种定义及其相互关系:从系统输入端定义的误差凤S)如图3.1(a)

r

所示,从系统输出端定义的误差E(s)是系统输出量的希望值R(s)与实际值C(s)之差。

前者在实际系统中是可量测的,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而者一般只有数学意义。将图

3.1(a)等效变换为图3.1(b),可以看出E(s)与E(s)之间有对应关系:

E,(s)=E(s)/H(s)°对于单位反馈系统来说,这两种定义是等价的。

(2)稳态误差%是系统的误差响应达到稳态时的值,是对系统稳态控制精度的度

量,是系统的稳态指标。

(3)计算稳态误差的方法:

1)一般方法:

i.判定系统稳定性(对于稳定系统求偿才有意义);

ii.按误差定义求出系统误差传递函数①/s)或;

iii.利用终值定理计算稳态误差:=lims,[(2,(s)H(s)+a%,(s)N(s)]。

.S-0

⑸(b)

图3.1控制系统的两种误差定义

2)稳态误差系数法:

i.判定系统稳定性;

ii.确定系统型别u,求静态误差系数;

iii.利用在控制输入作用下,与系统型别、静态误差系数间的关系表格确定J

值。

4()稳态误差不仅与系统自身的结构参数有关,而且与外作用的大小、形式、作用

点有关。

5()系统的位置误差、速度误差和加速度误差分别是在位置信号(阶跃)、速度信

号(斜坡)和加速度信号作用下系统响应达到稳态时输出与输入之间的误差,是位置意

义上的误差。

6()要反映稳态误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用动态误差系数法。

7()在主反馈口到干扰作用之间的前通路上增大放大倍数、设置积分环节可以同

时减小,-Q),〃Q)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1.系统动态性能计算

主要包括:

(1)一阶系统特征参数(时间常数T)与动态指标之间的关系。

2()复极点位置的表示方法及其关系。

3()典型欠阻尼二阶系统特征参数4(与动态指标间的关系计算公

式).

4()系统动态性能随极点位置变化的规律。

5()附加开环零极点与附加闭环零极点的区别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6()附加闭环零点、用环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7()主导极点、非主导零极点和偶极子的概念及高阶系统动态指标估算方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