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西工大、西交大自动控制原理 第一节 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3-4.ppt

发布:2022-01-24约3.79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几种常见的非线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例2-5]试列写图示速度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 负 载 功率 放大器 电位器 运算放大器Ⅰ 运算放大器Ⅱ 电动机 减速器 测速发电机 反馈联接 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2 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2 2.1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运算放 大器Ⅰ 运算放 大器Ⅱ 功率 放大器 电动机 测速电机 -K1 -K2 2.1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列写各元部件的微分方程: 运算放大器Ⅰ 运算放大器Ⅱ 功率放大器 电动机 测速电机 减速器 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2 2.1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消去中间变量 ,整理后可得到控制系统的分方程为 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2 2.1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列写系统微分方程的步骤: 1) 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 确定输入量与输出量; 2) 从输入端开始,依次列出各元件的运动方程; (要考虑到相邻元件间的相互影响,即所谓负载效应问题); 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2 2.1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3) 消去中间变量,求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关系的运动 方程; 4) 将所得系统输入量与输出量函数关系的运动方程 式化为标准形式,即:将与输出量有关的项放在 方程式左边;将与输入量有关的项放在方程式右 边;将多阶导数项按降幂排列;将各系数尽量化成 具有一定物理意义的系数。 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2 列写系统微分方程的步骤: 2.1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拉氏变换法求解线性定常微分方程的一般步骤: 1) 考虑初始条件,对微分方程的每一项进行拉氏变换,将 微分方程变成以s为变量的代数方程; 2) 整理代数方程,求出待求输出量函数的拉氏变换式; 3) 通过直接查拉氏变换表,或经过处理(展开成部分分式 之和),变成适合于查表的形式后再查拉氏变换表,求 得待求输出量函数的时域表达式,即为线性定常微分方 程的解。 线性常微分方程的求解 3 2.1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解:无源网络RLC 的微分方程为: 对方程两端进行Laplace变换 [例2-6] 若在无源网络 中,已知    ,   , ,且电容的初始电压 ,     初始电流 ,电源电压 。求 电路突然接通电源时电容电压 的变化规律。 线性常微分方程的求解 3 2.1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整理后得 线性常微分方程的求解 3 2.1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为阶跃函数时,即 ;拉氏变换为 ,对输出的拉氏变换式进行拉氏反变换: 线性常微分方程的求解 3 线性常微分方程的求解 3 2.1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2.1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严格地说,实际物理系统都存在非线性,从模型的准确性的角度考虑,应该用非线性方程来描述系统。这又增加了模型的复杂性,因此,建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模型的线性化。 这门课只讨论线性定常(时不变)模型。 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 4 2.1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若描述系统的数学模型是非线性(微分)方程,则相 应的系统称为非线性系统,这种系统不能用线性叠加原理。 在经典控制领域对非线性环节的处理能力是很小的。 但在工程应用中,除了含有强非线性环节或系统参数随时 间变化较大的情况,一般采用近似线性化方法。 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 4 2.1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线性化的方法有: 1)、忽略弱非线性环节(如果元件的非线性因素较弱,或者工作在线性范围以内,则它们对系统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其非线性。) 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 4 例如,电位器,弹簧 2.1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线性化的方法有: 2)、小偏差线性化(微偏法,切线法,增量线性化法) 小偏差线性化基于一种假设,就是在控制系统的整个调节过程中,各个元件的输入量和输出量只是在平衡点附近作微小变化。这一假设是符合许多控制系统实际工作情况的,各元件主要工作在平衡点附近。 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 4 非线性系统的工作点 2.1控制系统的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