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堂作业新人教版.docx
其次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选择题
1.《史记》记载:“黄帝采首阳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这表明我国铜器最早出现于()
A.原始社会后期B.夏朝
C.商朝D.西周
2.《周礼·考工记》中记载:“金有六齐(剂)。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齐。”这反映了()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B.青铜器的冶铸工艺
C.金文的形成和发展D.彩
-
2024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和甲骨文教案3 新人教版.docx
2024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教案3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来自于2024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中的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青铜文化的发展及其在夏商周时期的作用,甲骨文的发现、特点及其在研究古代历史中的价值。这些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中的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脉络相联系,特别是他们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简单历史知识和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课程将深化学生对青铜器在古代社会地位和甲骨文作为古代汉字起源
-
2024年04月河北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聘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研判与答案详解.docx
2024年04月河北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聘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研判与答案详解
一、选择题(共400题)
1、甲是精神病患者,某日甲在其妻陪伴下外出散步,邻居家小孩乙(9岁)故意挑逗甲致使甲病发,因而追打乙,甲妻见状,全力阻拦无效。甲将乙头打破,乙为此花去医药费4000元,医药费应由谁负担???
A.由乙负担
B.由甲妻负担
C.由乙的父母负担
D.由甲妻与乙的父母共同负担??
2、糖:苦
A.孤儿:可怜
B.复杂:简单
C.明确:模糊
D.美国:弱小??
3、①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②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
-
2024年04月河北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聘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与考点剖析含答案详解.docx
2024年04月河北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聘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与考点剖析含答案详解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一、单项选择题(共125题)
1、
在世界范围内禁止生产各种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可能仅仅是一种幻想。大量这样的化学物质已经生产出来,并且以成千上万台冰箱的冷却剂的形式而存在。当这些化学物质到达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时,其作用不可能停止。因此,没有任何方式可以阻止这类化学物质进一步破坏臭氧层。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能最严重地削弱以上论证?
A.不可能精确地测量冰箱里冷却剂这种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的量是多少
B.不会破坏臭氧层的替代品还未开发出来,并且替代品可能比冰箱目前使用的冷却剂昂贵
C
-
2024年04月河北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聘6人笔试历年高频率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4年04月河北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聘6人笔试历年高频率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415题)
1.从给出的几句话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阅读理解与否,是衡量阅读能力好坏的重要标志
B.阅读与理解,是衡量阅读能力好坏的重要标志
C.阅读是否理解,是衡量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
D.阅读能力好坏的标志是理解。
2.下列“请示”的结束语,得体的是:
A.所请重大事项请务必于10月前答复
B.以上所请,如有不同意见,请来函商量
C.以上事项,请尽快批准
D.妥否,请批示
3.下列选项中,
-
2025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评一体化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大单元教学设计
权益争夺与主权沦丧的深化
——半殖民地化的加速与统治危机的暴露
本教学设计以统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的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主题,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构建大单元教
学框架。
本设计以“文明冲突与国家转型”为线索,通过
-
(统编版2025新教材)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详细版).docx
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大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总览
【单元概述】
1、单元综述:
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日益加重。在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等人的推动下,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革命团体不断涌现。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建立中国同盟会,负责领导各地的革命活动。民主革命逐渐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但是,革命胜利果实最终落入袁世凯手中。他上台后,破坏民主共和,复辟帝制,遭到举国反对。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
2、阶段特
-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评一体化 大单元整体教学2025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doc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大单元教学设计
权益争夺与主权沦丧的深化
——半殖民地化的加速与统治危机的暴露
设计意图
本教学设计以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主题,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构建大单元教学框架。
本设计以“文明冲突与国家转型”为线索,通过“史料实证+情境探究”展开:
用《天津条约》条文、咸丰帝谕旨等原始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战争动因与清廷应对的矛盾,培养时空观念与历史解释能力;
创设“史料擂台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对比列强侵略与中国社会反应中,理解主权丧失的深层影响;
结合圆明园遗址等影像资料,将历史细节与家国情怀相联结
-
第11课 五四运动(大单元教学课件)历史统编版2025八年级上册.ppt
********3五四运动的扩大1)背景社会各阶层广泛支持;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面对中国人民正义抗争,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6月1日,北京政府下令取缔学生的一切爱国行动。这进一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怒潮。日本帝国主义的挑衅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中方外方任务五:五四运动扩大3五四运动的扩大2)扩大1919年6月北京→→上海学生→→工人①时间:②斗争中心:③运动主力: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
-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评一体化 大单元整体教学2025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pdf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大单元教学设计
权益争夺与主权沦丧的深化
——半殖民地化的加速与统治危机的暴露
本教学设计以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的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主题,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构建大单元
学框架。
本设计以“文明冲突与国家转型”为线索,通过“史料实证+
-
中学历史 中国古代史先秦 课件.ppt
2、楚辞(骚体):--诗歌体裁 (1)含义: 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2)特点: 自由活泼,句子参差不齐,句末常带有一个“兮”字,富含浪漫主义色彩 代表及作品: 屈原《离骚》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匆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 ——《离骚》 《离骚》 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人物龙凤帛画》 《人物驭龙
-
古代史部分 -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全国 .doc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部分
(七年级上、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起源(中国是发现原始人群最多的国家)
1. 原始社会(北京人的出现到禹时期结束)
① 元谋人,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距今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人类
② 北京人,北京周口店,能够制造工具,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过着群居的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③ 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用骨针缝制衣服;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生活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④ 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种植水稻,住着干栏式房屋
⑤ 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种植粟(谷子)、白菜等,住着半地穴房屋,在
-
中学历史世界古代史总结.doc
一、古代东方
1.在东方出现的四大文明区域(四大文明古国)
两河流域(古巴比伦为代表)
尼罗河流域(古埃及)
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印度)
黄河、长江流域(中国)
2.世界古文字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
埃及的象形文字
印度的印章文字
中国的甲骨文
中美洲的玛雅文
第一课 古代两河流域
1.王国的更替:1.时间:前3500—3100
2.民族: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迦勒底人
3.特点:小国众多、争夺更替、交往融合
2.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中央集权制度
3.文字的产生:1、楔形文字(两河流域) 产生于公元前3100年
-
中国古代史模拟训练精编 - 中学历史教与学.doc
中国名牌发展的战略与思考
中国名牌发展的战略与思考
点击股市行情直通车 抓住每日短线黑马!
名牌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是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体现,是一个产业进步成果的结晶,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名牌在中国经历了从空白到繁盛的飞跃,政府在推进名牌、学者在研究名牌、企业在争创名牌、媒体在传播名牌、消费者在购买名牌,汇集各方力量的名牌热以不可逆转之势席卷大江南北。中国名牌事业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更面临着未知的风浪,但我们坚信,承载着华夏民族光荣与梦想的中国名牌必将迎风破浪,奋勇向前!
一、名牌战略在中国
-
中学历史世界古代史总结.docx
一、古代东方
1.在东方出现的四大文明区域(四大文明古国)
两河流域(古巴比伦为代表)
尼罗河流域(古埃及)
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印度)
黄河、长江流域(中国)
2.世界古文字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
埃及的象形文字
印度的印章文字
中国的甲骨文
中美洲的玛雅文
第一课 古代两河流域
1.王国的更替:1.时间:前3500—3100
2.民族: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迦勒底人
3.特点:小国众多、争夺更替、交往融合
2.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中央集权制度
3.文字的产生:1、楔形文字(两河流域) 产生于公元前3100
-
中学历史 世界古代史试题汇总.doc
世界古代史试题
—、名词解释
1.《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卓越的长篇叙事诗,相传为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所以称为《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书名原意为“伊利翁之歌”,由约1.5万行诗句组成,包括24篇,描写希腊人同小亚细亚的特洛伊人战争第十年的故事。《奥德赛》书名原意为“奥德修斯之歌”,由约1.2万行诗句组成,包括24篇,描写伊大卡国王、远征特洛伊的将领奥德修斯在回国的路上历经艰险,在海上十年漂泊的奇遇。《荷马史诗》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结构严密,不仅是古代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的作品,而且对研究古希腊早期历史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它保存了一些对于迈锡尼文
-
中国古代史模拟练精编 - 中学历史教与学.doc
中国古代史模拟训练精编 - 中学历史教与学
本人精心整理的文档,文档来自网络
本人仅收藏整理
如有错误
还请自己查证!
中国古代史考点精练
周建定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元前约2070年
禹建立夏朝
相传都城在阳城
即今
A.河南登封 B.河南郑州 C.陕西西安 D.河南安阳
2.战国时期
战争连绵不断
但社会经济却得到了相当的发展
其根本原因是
A.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各诸侯国为争霸需要注重生产
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减轻
3.反映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物理学重大成就的是
A.首次关于哈
-
中学历史世界古代史总结.docx
中学历史世界古代史总结
中学历史世界古代史总结
一、古代东方
1.在东方出现的四大文明区域(四大文明古国)两河流域(古巴比伦为代表)尼罗河流域(古埃及)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印度)黄河、长江流域(中国)2.世界古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印度的印章文字中国的甲骨文中美洲的玛雅文
第一课古代两河流域
1.王国的更替:1.时间:前350031002.民族: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迦勒底人3.特点:小国众多、争夺更替、交往融合2.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中央集权制度
3.文字的产生:1、楔形文字(两河流域)产生于公元前3100年之前、苏美尔人发明、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特色
-
中学历史复习资料之中国古代史.doc
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______,它们生活在距今约_________年前的云南省元谋县。
2、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_________年前的____________。
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
4、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是__________,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是___________。
5、_____年________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的结束,奴隶社会的开始。
6、_____年周武王在________大败商军建立西周。
7、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是__________战役。
8、春秋五霸是指_____________
-
2024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和甲骨文说课稿3 新人教版.docx
2024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说课稿3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说课稿3新人教版
教材分析
2024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本课通过讲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用途,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教材内容丰富,与课本紧密关联,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