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西工大、西交大自动控制原理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_01_频率特性.ppt

发布:2022-01-21约3.58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本章要求 1 理解频率特征的定义及物理意义; 2 学会定性(或定量)给出系统的开环幅相频   率特性曲线(奈氏曲线); 3 能够熟练的给出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 线(Bode曲线),并能由系统的开环Bode曲 线,确定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本章要求 4 能够熟练的掌握奈氏稳定判据,并能根据系 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奈氏曲线或Bode曲 线)判别闭环系统稳定性; 5 掌握稳定宽度的概念,并会做图确定系统的 稳定裕度(幅裕度和相裕度); 6 了解最小相位系统的概念; 7 了解尼柯尔斯图线的应用;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本章要求 8 理解闭环频域指标 9 掌握开环Bode图的三个频段(低、中、 高频段)的概念。并熟练掌握开环频域指标; 10 掌握系统时域性能指标与开、闭环频域性能 指标间的关系。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时域分析法 分析域 t 方法 解析 计算量 大 性能指标 有 适用范围 大 根轨迹法 S 图解 小 无 线性定常系统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考察一个系统的好坏,通常用阶跃输入下系统的阶跃 响应来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 有时也用正弦波输入时系统的响应来分析,但这种响 应并不是单看某一个频率正弦波输入时的瞬态响应, 而是考察频率由低到高无数个正弦波输入下所对应的 每个输出的稳态响应。 因此,这种响应也叫频率响应。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以 滤波网络为例。 设电容初始电压为 ,输入信号为正弦信号 频率特性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网络输入、输出的微分方程为: 取拉氏变换,代入初始条件得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频率特性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再对上式进行拉氏反变换,有: 频率特性 暂态分量 稳态分量 t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稳态分量又可写为 幅值比 相位差 其中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频率特性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又: 网络的传递函数为 若令 ,则 前面得到: 故:幅值比和相位差分别为传递函数的幅值和相角。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频率特性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RC网络的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以上结论是由具体的 网络推导得出的,下面证明 其一般性。 设有稳定的线性定常系统,其传递函数为: 系统输入信号为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频率特性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则系统的输出拉氏变换为 因为系统为稳定系统,即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频率特性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仅考虑输出响应的稳态分量部分,有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频率特性 其中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频率特性 拉氏反变换后有: 故: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将其与输入信号相比则有: 故:对于稳定的线性定常系统,由谐波输入产生的输   出稳态分量仍然是与输入同频率的谐波函数,而   幅值和相角的变化是频率 的函数,且与系统   的传递函数有关。 幅值比 相位差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频率特性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谐波输入下,输出响应中与输入同频率的谐波分量与谐 波输入的幅值之比 为幅频特性;相位之差 为相频特性。 并称其指数表达形式为系统的频率特性。 这一定义既适用于稳定系统,也适用于不稳定系统。 频率特性的定义 频率特性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输出与输入的拉氏变换之比 拉氏反变换为 式中: 位于 的收敛域。若系统稳定,则 可以取为零。 频率特性的物理意义 频率特性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如果 的傅氏变换存在,可令 所以 稳定系统的频率特性等于输出和输入的傅氏变换之 比,这是频率特性的物理意义。 频率特性的物理意义 频率特性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微分方程 频率特性 传递函数 系统 频率特性与微分方程、传递函数间关系 频率特性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1 复数形式 频率特性 为一复数,可写成如下的复数形式: 其中: 称为实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