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 19 父爱之舟(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统编版).docx
第6单元19父爱之舟(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统编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本节课《父爱之舟》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深入解读课文,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与细腻,培养他们感恩父母、关爱他人的情感。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特点,本节课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理解文章的内涵,同时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感受语言的美妙和情感的表达。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会从细节中品味父爱,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3.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传统文化中孝道的价值,增强对家庭、亲情的尊重和珍视。
4.实践创新与发展:激发学生创作灵感,以写作或绘画等形式表达对父爱的感悟。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理解课文《父爱之舟》中父亲对儿子的深沉爱意,体会文中情感的表达。
难点:把握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情感变化的内在逻辑。
解决办法:
1.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中的场景,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爱。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中情感描写的理解和感受,互相启发。
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和修辞手法,通过品味语言来深入理解情感。
4.设计问题链,逐步引导学生从表面文字深入到文章的深层含义,培养推理和分析能力。
5.结合课后习题,进行课堂小练笔,让学生尝试用类似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6.对难点部分进行重点讲解,通过举例、对比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中复杂情感的表达。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首先讲解课文背景和文学常识,然后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分享个人感悟。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课文中父与子的互动场景,增强情感体验。
3.利用案例研究,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理解父爱的细腻与深沉。
4.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播放相关视频或音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文本情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非常感人的课文——《父爱之舟》。请大家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你在海上迷失方向时,是什么让你感到温暖和安心?对,是父亲的关爱。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感受父亲那如舟一般深沉的爱。
二、课文阅读与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父爱之舟》,注意把握课文的节奏和情感,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2.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跟随朗读,注意倾听,看看有没有读错或遗漏的地方。
3.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一下课文的内容,并分享自己初读课文时的感受。
三、课文内容探究
1.首先,我们来探究一下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请同学们找出自己认为最能表达父爱情感的关键词句,并说明理由。
2.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关键词句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其含义和表达效果。
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评价。
4.教师引导同学们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如父亲的眼神、动作等,体会父爱的细腻与深沉。
5.请同学们思考:课文中父亲的爱是如何体现在生活中的?举例说明。
四、课文情感体验
1.现在,让我们来进行一次角色扮演。请同学们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位同学扮演父亲,其他同学扮演儿子。根据课文内容,模拟父子之间的互动场景,感受父爱的温暖。
2.各组表演结束后,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3.请同学们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感受到父爱的?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瞬间让你印象深刻?
4.同学们可以相互分享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写成一篇小练笔,题目可以是《我眼中的父爱》。
五、课文主旨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与细腻。父爱如舟,承载着我们的成长和未来。
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一下课文的主旨,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3.教师引导同学们认识到,父爱是无私的,我们要学会感恩和珍惜。
六、课后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课后再次阅读课文《父爱之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爱。
2.写一篇关于父爱的作文,题目自拟,要求真情实感,字数不限。
七、课堂小结
1.各位同学,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父爱之舟》,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和细腻。
2.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学会感恩和珍惜,与父亲建立更加深厚的感情。
3.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新的课文,希望大家做好准备。
八、课后延伸
1.请同学们收集关于父爱的名言、故事或诗歌,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2.鼓励同学们与父亲进行更多互动,增进彼此的感情,记录下美好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