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it1 单元知识梳理.docx
PAGE\*Arabic6/NUMPAGES\*Arabic6
Unit1单元知识梳理
一、重点单词
1.congratulatev.向(某人)道贺;(因某事)为自己感到自豪→congratulationn.祝贺;恭喜
①向某人祝贺_____________
②为某事(向某人)表示祝贺______________
③(因某事)向某人致以祝贺______________
④祝贺你通过了考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congratulationstosb.②congratu
-
Unit5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 素养导学案公开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ocx
PAGE
PAGE1/NUMPAGES8
Unit5DiscoveringUsefulStructure素养导学案
课前预学区
用can、could、must、should或haveto的适当形式填空
1.Imadeitcleartothemthatthey_______handintheirpapersbefore10o’clockinthemorning.
2.Sinceyouhavegotsuchagoodchance,you_______makefulluseofit.
3.Muchashetried,Jack_______notgetthedooropen.He_______dial
-
Unit 4 Useful Structures+Listening and Talking 课时把关练公开课教案公开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ocx
PAGE
PAGE1/NUMPAGES4
课时把关练
PartIIIDiscoveringUsefulStructureListeningandTalking
词汇专项练
Ⅰ.单词拼写
1.Theyr_________________(回收利用)theirgarbagebecausetheycareabouttheenvironment.
2.Keepingyourm_________________(肌肉)strongandithelpsyoutoavoidbackproblems.
3.Theresearchl_________________(缺少)solidevidence,andth
-
2025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中的夕阳原型意义分析.docx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中的夕阳原型意义分析
自然的变化牵动着文人的诗情,夕阳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且具有原型意义。在神话传说中,太阳是有家园的,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农业社会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节奏相一致,与个体童年、壮年、老年的人生轨迹相类似,与国家起源、发展、衰落的变化过程相吻合。在人化的自然中,夕阳象征归家,象征人内心追求的原始宁静,象征人垂垂老矣的身体状态和寂寥心境,象征国家没落和社会衰颓。此外,夕阳也给人带来清幽、温和、宁静的情感体验,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本文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入的古诗词为例,分析了夕阳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原型意义。
自然界的变化周而复始:太阳东升西落,河水
-
2025统编教材初中科普名著群书阅读课堂导读设计策略.docx
第PAGE页码2页/总NUMPAGES总页数11页
统编教材初中科普名著群书阅读课堂导读设计策略
摘要:初中名著群书阅读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它符合当前统编教材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也切合《新课程标准》对名著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科普名著是学生在名著阅读中比较冷门的一个种类,要引导他们进行群书阅读,就必须在导读设计上实施一定的策略。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初中阶段必须“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在统编教材中,每个学期都有两部指定阅读名著,四部推荐阅读名著,而且都是以一部指定阅读名著、两部推荐阅读名著为一个组
-
2025人间微尘人性微光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阅读综合实践鉴赏人物精神教学设计.docx
第PAGE页码2页/总NUMPAGES总页数4页
人间微尘人性微光——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阅读综合实践”鉴赏人物精神教学设计
我分享的案例是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阅读综合实践教学设计《人间微尘人性微光》,这是我主持的市级课题“‘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研究”关于阅读课设计的思考。
阅读综合实践的教学指向是什么?王本华教授在《语文教学通讯》(2024.11)发表论文的《阅读综合实践:依据、思路与教学》指出:“重点指向以阅读为核心、以整合为基础、以解决真实情境中具体问题为目标的语文实践”。
那么,如何设计阅读综合实践呢?怎么的阅读综合实践设计才是符合教材理念的呢?
王本华
-
2025关雎蒹葭联读教学设计.docx
第PAGE页码2页/总NUMPAGES总页数9页
《关雎》《蒹葭》联读教学设计
《诗经》以其独特之美浸润心灵,如何挖掘《〈诗经〉二首》中的审美元素,如何将单篇的审美元素进行组合式联读教学,如何以语文的方式组织审美活动,如何创设审美学习的真实情境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审美体验?本文正是以这些思考点来探索《〈诗经〉二首》别样的教学设计。
一、聚焦:挖掘《诗经二首》的审美意蕴
教材在“预习”中提供了两个提示,“《诗经》中有不少歌咏爱情的诗,或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或抒发爱而不得的忧伤和怅惘。这些诗,今天读来仍然会让人怦然心动,获得美的愉悦。诵读这两首诗,用心体会诗中歌咏的美好感情“诵读
-
2025奏响爱国主义的乐章——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奏响爱国主义的乐章——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选编了五篇抒写家国情怀的课文,包括现代诗(歌词)、新闻通讯、当代散文和南北朝乐府民歌,虽然创作年代不同,文体也不同,但内在情感价值相通,共同奏响了爱国情怀的乐章。
本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思路是:尝试用本单元所学任意一种文学样式,选用恰当的抒情方式,写出“我”眼中的英雄。
本单元选编的五篇课文体裁不同,教学重点也各异:学习《黄河颂》和《土地的誓言》,要重点学习意象的选择、抒情方式的运用等;学习《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和《木兰诗》,要学习如何在叙事中抒情,以及如何选取典型事件描写人物事迹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教学本单元,教师要
-
Unit 2 What is the best way to travel教学设计案例.docx
Unit2Whatisthebestway?totravel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学内容:Unit2Whatisthebestway?totravel?
二、课型:Readingandwriting
三、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使用下列单词:journey,book,outside,choice,however,cost
2、能够读懂有关旅游和交通工具的文章,并抓住文章细节。
3、能够运用形容词、副词的最高级形式对几种交通方式进行对比。
4、了解英语国家有关旅游和交通等方面的信息,并密切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从而拓展视野、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教
-
2025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考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ocx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考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考目标要求:
1.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和平发展趋势。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及做法。
1.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2.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
②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
③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④事不关己的态度,相互推诿、逃避责任的行为,将导致问题更加复杂,积重难返。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1)内涵:人类
-
物质的分类-2023年中考化学考点总复习.pdf
专题02物质的分类
(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2(5题)
1.2(022年安徽省中考)荷叶中含有的荷叶碱化(学为Ci9H21NO2)具有降脂、抑菌等作用。下列有
关荷叶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02B.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C.属于氧化物D
-
从古诗文中学习词语用法及意义高一.doc
从古诗文中学习词语用法及意义高一
一、教案取材出处
古诗文选集:如《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等。
词语解释工具书:如《汉语大词典》、《辞海》等。
教育类网站及论坛:如“中国教育在线”、“百度教育”等。
二、教案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中词语用法及意义的认识,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词语的基本用法,理解古诗文中词语的含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
词语用法
掌握古诗文中词语的基本用法,如:偏义复词、通假字等。
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
2
词语意义
理解古诗文
-
定风波诗词情感解读教案.doc
定风波诗词情感解读教案
一、教案取材出处
《定风波》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作品,收录在《东坡乐府》中。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在仕途失意、政治上受到排挤后,仍然保持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教案取材于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诗词鉴赏,深入理解苏轼的情感世界和人生态度。
二、教案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定风波》的作者苏轼及其创作背景。
通过对诗词的品读,让学生掌握诗词的基本表达技巧和情感内涵。
培养学生运用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定风波》的基本内容、情感内涵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1)理解苏轼在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
高一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规划.doc
高一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规划
一、教案取材出处
本次教案的取材主要来源于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包括《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以及明清小说等。这些作品不仅代表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哲学、文学和美学价值。具体选文将依据教材和教学进度来确定。
二、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古诗词鉴赏方法和文学史知识,提升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认识和理解。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古典文学的朗读技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语言文字感知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古代诗人的情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综合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及审美情趣,促进全面发展。
三、教学
-
《三角形性质与应用:初一数学几何入门教案》.doc
《三角形性质与应用:初一数学几何入门教案》
一、教案取材出处
教案取材来源于《人教版初中数学》第七章《三角形》的相关章节,重点参考了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应用以及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等知识点。
二、教案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包括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边关系等。
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形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通过三角形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并能够运用该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理解内角和定理的推导过程,并能够证明该定理。
2
三
-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高中数学教学教案》.doc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高中数学教学教案》
一、教案取材出处
本次教学教案取材于我国现行高中数学教材,具体章节涉及立体几何中的“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该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直线与平面之间相互关系的分类和判断方法,以及相关的几何性质和推论。
二、教案教学目标
理解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几种基本类型,包括相交和平行。
应用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问题。
拓展目标:学生能够在实际几何问题中,运用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环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基本概念
掌握直线与平面相交的定义、性质及图形特征。
-
从文学作品看修辞手法七年级英语课文解析与技巧讲解教案.doc
从文学作品看修辞手法七年级英语课文解析与技巧讲解教案
一、教案取材出处
本教案取材于七年级英语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文章节选自某部文学作品。该作品通过丰富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文学风格,为英语课堂提供了生动的例子来讲解修辞手法。
二、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并掌握其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和写作技巧。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修辞手法的运用时机。
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和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的辨识和
-
杜甫的诗歌艺术:唐代诗歌欣赏教案.doc
杜甫的诗歌艺术:唐代诗歌欣赏教案
一、教案取材出处
《杜甫全集校注》
《中国文学史》
《唐诗三百首》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
二、教案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其在唐代诗歌中的地位。
培养学生对杜甫诗歌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通过对杜甫诗歌的分析,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等方法,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序号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成因
杜甫诗歌的深刻内涵和艺术表现手法
2
杜甫诗歌的忧国忧民情怀
如何从杜甫的诗歌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3
杜甫诗歌的审美价值
如何
-
619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pptx
缝纫机;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素养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生活发生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状况。
2.通过对比学习,知道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
3.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树立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阅读书本P97第1段,
找出新中国成立前后生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前:物价飞涨,民生凋敝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阅读书本P97第2段至P98,找出改革开放前后衣、食、住的变化。;一、日常生活的变化;衣;红裙子;一、日常生活的变化;马齿苋;凭票购
-
平方根教案设计.pptx
平方根教案设计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01
教学目标设计
02
教学重难点分析
03
教学过程框架
04
教学方法设计
05
课堂练习设计
06
评价与反馈机制
01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
掌握平方根的概念,能够准确描述一个数的平方根。
理解平方根的定义
了解平方根的基本性质,包括正数、零和负数的平方根特征。
掌握平方根的性质
能够熟练地利用平方根进行相关的数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熟练运用平方根求解
数学思维培养方向
逻辑思维
通过平方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能够严谨地推导数学结论。
01
抽象思维
引导学生从具体数学实例中抽象出平方根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