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史概论阅读题集汇总.docx
艺术史概论阅读题集汇总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1.请首先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身份证号和地址名称。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一、选择题
1.艺术史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
A.艺术作品
B.
-
《黄金分割的艺术美学价值:高二美术课程教案》.doc
《黄金分割的艺术美学价值:高二美术课程教案》
一、教案取材出处
本教案内容取材自经典艺术理论以及多个艺术史实例,包括但不限于《TheGoldenRatio:TheStoryofPhi,theWorld’sMostAstonishingNumber》一书中的描述,以及《AHistoryofWesternArt》中关于古希腊建筑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案例研究。
二、教案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黄金分割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艺术中的应用。
分析黄金分割在历史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黄金分割在绘画和设计中的运用。
培养学生对艺术与数学关系的认识,激发学生对艺术和科学的兴
-
《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八年级数学教学教案》.doc
《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八年级数学教学教案》
一、教案取材出处
本教案取材自《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材》第三章《有理数》第二节课《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
二、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有理数加减法的法则;
学生能够运用有理数加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通过实例讲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练习巩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勇于摸索、善于合作的精神;
培养学生热爱数学、乐于学习的情感。
-
初中语文经典课文主题解析.doc
初中语文经典课文主题解析
一、教案取材出处
本文教案取材自初中语文教材中经典课文,如《荷塘月色》、《背影》等,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兴趣需求进行主题解析。
二、教案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通过对课文主题的解析,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描述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阶段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教学主题
如何在导入环节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课文阅读与分析
理解课文主题,把握文章结构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分析作者写作手法
主题解析与讨
-
词句探究:高中语文阅读写作教案.doc
词句探究:高中语文阅读写作教案
一、教案取材出处
文学名著:《红楼梦》、《呐喊》、《悲惨世界》等
当代文学作品:张爱玲的短篇小说集《红玫瑰与白玫瑰》、余华的小说《活着》等
新闻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如汶川地震、奥运会等
互联网平台:微博、公众号等
二、教案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等不同体裁文本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快速阅读等。
锻炼学生运用现代汉语进行写作的能力,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等不同体裁文本的基本特征和写作技巧。
学会运用多种阅
-
3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x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第20课
明清时期设置河道总督,负责全国水道的治理,对黄河的治理尤为重视,采用加固堤防等各种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水患。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有什么新的发展变化?人口增长的情况如何?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元末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出身贫寒的明太祖,对百姓的困苦和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的重要性有深刻的体会。明朝时期,为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明太祖下令允许民众开垦各地荒闲的田地,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明朝还组织大规模的移民屯田,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朝对全国土地进行核查,编制土地文册,作为征收赋税的依据。这一措施使得税收更加公平合理,也增加了
-
走遍中国地理与历史融合教学的实践案例分享.doc
走遍中国地理与历史融合教学的实践案例分享
一、教案取材出处
实践案例分享:某中学地理与历史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案例,通过实地考察、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等形式,实现了地理与历史的深度融合。
教育理论支撑:参考国内外地理与历史教育研究,探讨地理与历史融合的可行性与教学方法。
二、教案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我国地理与历史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对地理与历史学科的认知。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与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地理与历史知识点的融合:通过分析案例,引导学生发觉地理与历史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地理位置、资源分布、历史变迁等。
教学方法的创新:运
-
十九调整定义与分类预习课件版.pdf
第十九月调整的定义与分类
下阶段指数走势分析
当前上证指数走势分析:以2日线角度观察中期走势
当前上证指数走势分析:以2日线角度观察短期走势
-
《化石与古生物研究入门:高中地质学科普教案》.doc
《化石与古生物研究入门:高中地质学科普教案》
一、教案取材出处
本次教案取材于《化石与古生物研究入门:高中地质学科普》,该书由地质学家张伟撰写,旨在向高中生普及地质学知识,特别是关于化石和古生物的研究。
二、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化石的定义、种类及其在地质学中的重要性。
掌握古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形态、生态和演化。
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以及如何从化石中提取古生物信息。
培养学生对地质学、古生物学等领域的兴趣,激发摸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化石的定义、种类及其在地质学中的重要性。
古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形态、生态和演化。
化石的形成过程以及如何从化石中提取古生物信息。
教学难
-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初二生物课程教案》.doc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初二生物课程教案》
一、教案取材出处
本教案内容主要取材于我国教育部颁布的《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和《初二生物学教材》。
二、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细胞膜的基本结构,认识到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理解细胞膜在细胞生长、发育和遗传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细胞膜的结构(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等)
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分隔细胞内部与外部环境等)
教学难点:
理解细胞膜中蛋白质的功能和作用
掌握细胞膜与细胞内部、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策略:
以实验、观察和讨论为主,引导学
-
第3节 不等式及其性质.docx
第3节不等式及其性质
一、单项选择题
1.(2025·韶关模拟)已知a>0,b>0,设m=a-2b+2,n=2a-b,则()
A.m≥n B.m>n
C.m≤n D.m<n
2.若1<α<3,-2<β<4,则α-|β|的取值范围是()
A.(-3,1) B.(-3,3)
C.(0,3) D.(-3,5)
3.(2025·济宁一模)已知-3<a<-2,3<b<4,则a2b的取值范围为(
A.(1,3) B.(43,9
C.(23,34) D.(12
4.(2025·菏泽一模)若a<b<0,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a2<b2 B.a+b<b+c
C.1a<1b D.1
5.(2025·铜川质
-
微专题10 几何法求空间角与距离.docx
几何法求空间角与距离
几何法求空间角与距离主要是转化构造三角形,即把空间角转化为平面角,空间距离转化为平面距离,进而转化为求解三角形的边、角问题.
一、几何法求空间角
【例1】(1)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BC,AB=BC=AA1,D,E分别为AC,BC的中点,则异面直线C1D与B1E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33 B.
C.1010 D.
(2)如图,已知正四棱锥P-ABCD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4,M为侧棱PC的中点,则直线BM与底面AB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143 B.
C.156 D.
(3)如图所示,在三棱锥S-ABC中,△SBC,△ABC都是等边三角形,且B
-
第1节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docx
第1节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
【课标要求】(1)理解平面向量的意义、几何表示及向量相等的含义;(2)掌握向量的加法、减法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及向量共线的含义;(3)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知识点一平面向量的有关概念
名称
概念
向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向量的大小称为向量的长度(或称模)
零向量
长度为0的向量,记作0
单位向量
长度等于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
平行向量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也叫做共线向量,规定: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平行
相等向量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相反向量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向量
结论对于任意两个向量a,b,都有||a|-|b||≤|a±b
-
第4节 数列求和.docx
第4节数列求和
1.在数列{an}中,若a1=1,a2=3,an+2=an+1-an(n∈N*),则该数列的前100项之和是()
A.18 B.8
C.5 D.2
2.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首创的“隙积术”,就是关于高阶等差数列求和的问题.现有一堆货物,从上向下查,第一层有1个货物,第二层比第一层多2个,第三层比第二层多3个,以此类推,记第n层货物的个数为an,则数列{2n+1an2}的前2
A.2[1-(12026)2] B.2[1-(1
C.4[1-(12025)2] D.4[1-(1
3.(2025·昆明一模)已知函数y=f(x)满足f(x)+f(1-x)=1,若数列{an}满足
-
第2节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docx
第2节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课标要求】(1)借助长方体,在直观认识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抽象出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定义;(2)了解四个基本事实和一个定理,并能应用定理解决问题.
知识点一四个基本事实
1.四个基本事实
(1)基本事实1: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2)基本事实2:如果一条直线上的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这个平面内;
(3)基本事实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4)基本事实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
提醒三点不一定能确定一个平面.当三点共线时,过这三点的平面有无数个,所以
-
第7节 对数与对数函数.docx
第7节对数与对数函数
【课标要求】(1)理解对数的概念及运算性质,能用换底公式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2)通过实例,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会画对数函数的图象,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3)了解指数函数y=ax(a>0,且a≠1)与对数函数y=logax(a>0,且a≠1)互为反函数.
知识点一对数式的运算
概念
如果ax=N(a>0,且a≠1),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x=logaN,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性质
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ax=N?x=logaN
负数和0没有对数
1的对数是0:loga1=0
底数的对数是1:logaa=1
对数恒等式:al
-
第7节 对数与对数函数.docx
第7节对数与对数函数
【课标要求】(1)理解对数的概念及运算性质,能用换底公式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2)通过实例,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会画对数函数的图象,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3)了解指数函数y=ax(a>0,且a≠1)与对数函数y=logax(a>0,且a≠1)互为反函数.
知识点一对数式的运算
概念
如果(a>0,且a≠1),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x=,其中a叫做对数的,N叫做
性质
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ax=N?
负数和0没有对数
1的对数是:loga1=
底数的对数是:logaa=
对数恒等式:alog
运算
性质
loga(MN)=
a>0,且
-
第1节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docx
第1节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
【课标要求】(1)理解平面向量的意义、几何表示及向量相等的含义;(2)掌握向量的加法、减法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及向量共线的含义;(3)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知识点一平面向量的有关概念
名称
概念
向量
既有大小又有的量叫做向量,向量的大小称为向量的(或称)
零向量
长度为的向量,记作
单位向量
长度等于的向量
平行向量
方向相同或的非零向量,也叫做共线向量,规定:零向量与任意向量
相等向量
长度相等且方向的向量
相反向量
长度相等且方向的向量
结论对于任意两个向量a,b,都有||a|-|b||≤|a±b|≤|a|+|b|.
(1)下列说法正确的
-
第2节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docx
第2节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
1.四条线段顺次首尾相连,它们最多可确定的平面个数为()
A.4B.3C.2D.1
2.空间中有三条线段AB,BC,CD,且∠ABC=∠BCD,那么直线AB与CD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
B.异面
C.相交或平行
D.平行或异面或相交均有可能
3.(2025·齐齐哈尔一模)已知a,b,c是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α∩β=c,a?α,b?β,则“a,b相交”是“a,c相交”的()
A.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不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AA1,
-
第2节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docx
第2节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课标要求】(1)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意义;(2)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3)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4)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
知识点一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1.定理: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一对实数λ1,λ2,使a=λ1e1+λ2e2.
2.基底:若e1,e2,我们把{e1,e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个基底.
提醒(1)基底e1,e2必须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零向量不能作为基底;(2)基底给定,同一向量的分解形式唯一.
(1)(人A必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