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诗词写作技巧指导:写景抒情的运用.doc
初中诗词写作技巧指导:写景抒情的运用
一、教案取材出处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编写的《初中语文教材》
教师个人教学经验与反思
二、教案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写景抒情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写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如对比、衬托、拟人等。
学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学会把握文章的节奏与韵律,使文章具有美感。
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写景抒情的写作技巧,使文章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在写景抒情的过程中,如何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具有感
-
优美诗歌背诵-古诗词与现代诗歌.pptx
优美诗歌背诵古诗词与现代诗歌Presentername
Agenda鼓励与激发学生基础知识介绍核心观点详解背诵诗歌的要点背诵诗歌的有效途径
01.鼓励与激发学生鼓励学生参与诗歌背诵的方法
阅读诗歌的乐趣丰富的情感体验诗歌情感共鸣多样的艺术表现诗歌可以通过抒情、描写、议论等多种方式表现艺术魅力。丰富的文化内涵诗歌文化:汉语文化的瑰宝,承载深厚底蕴。鼓励学生多读诗歌
诗歌之美诗歌表达:帮助学生表达情感和思想。情感的共鸣诗歌展示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欣赏诗歌提升美感美的享受体验诗歌的魅力
激发学生朗诵热情展示特长展示独特技巧的创造力与朗诵评委团队严谨公正由专业的语文教师和文学爱好者组成评委团队,公正评选
-
《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一集》测试题带答案.pdf
《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一集》测试题带答案
1.《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一集》是由哪位学者编选的?
A.鲁迅
B.朱自清
C.胡适
D.郭沫若
答案:B
2.该诗集收录了多少位名家的诗歌?
A.200余位
B.300余位
C.400余位
D.500余位
答案:C
3.下列哪位诗人的作品未被收录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一集》中?
A.徐志摩
B.闻一多
C.冰心
D.巴金
答案:D
4.《诗集一集》中的诗歌主要反映了哪个时期的中国新诗风貌?
A.1900-1910
B.1910-1920
C.1917-1927
D.1927-1937
答案:C
5.下列哪首诗是朱自清的作品?
A.《一念》
B.《鹰
-
《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三集》测试题带答案:.pdf
《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三集》测试题带答案:
1.《漱玉词》是谁的诗集?
A.李清照
B.柳永
C.辛弃疾
D.苏轼
答案:A
2.泰戈尔获得诺奖的诗集是?
A.《吉檀迦利》
B.《飞鸟集》
C.《新月集》
D.《园丁集》
答案:A
3.郭沫若的诗集不包括以下哪一部?
A.《女神》
B.《星空》
C.《红烛》
D.《恢复》
答案:C
4.但丁的诗集是?
A.《新生》
B.《飨宴》
C.《论俗语》
D.《神曲》
答案:D
5.下列哪部诗集不是郭沫若建国后出版的?
A.《新华颂》
B.《百花齐放》
C.《骆驼集》
D.《女神》
答案:D
6.李金发1925年出版的被认为是象征诗派起点的诗集是?
A.
-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测试题带答案.pdf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测试题带答案
1.下列哪一项不是散文的特点?
A.形式自由灵活
B.语言优美流畅
C.内容客观真实
D.情感真挚感人
答案:C
2.《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的编选者是谁?
A.鲁迅
B.巴金
C.周作人
D.茅盾
答案:C
3.散文的叙述方式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直接叙述
B.间接叙述
C.抒情叙述
D.议论叙述
答案:B
4.下列哪位作家不是以散文创作著称?
A.朱自清
B.鲁迅
C.老舍
D.余秋雨
答案:C
5.散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对仗
答案:D
6.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
-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三集》测试题带答案.pdf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三集》测试题带答案
1.下列散文作品中,哪一篇是《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三集》中的经典篇目?
A.《背影》
B.《荷塘月色》
C.《秋夜》
D.《故都的秋》
答案:C
2.《秋夜》中,与枣树精神上相互呼应的意象是?
A.乱飞的蝴蝶
B.夜游的恶鸟
C.小青虫
D.小粉红花
答案:B
3.《香市》中,“在我看来,这所谓的‘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
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作者这样说的目的是?
A.赞赏民间技艺的进步
B.反衬重兴香市的冷落
C.证明香市品位的提高
D.讽刺观众素质的降低
答案:B
4.下列关于《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三集》的描
-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测试题带答案.pdf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测试题带答案
1.《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的编选者是?
A.鲁迅
B.茅盾
C.郁达夫
D.郑振铎
答案:C
2.《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首次出版的时间大约是?
A.1917年
B.1927年
C.1935年
D.1981年
答案:C
3.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组成部分?
A.《建设理论集》
B.《小说二集》
C.《诗歌精选集》
D.《史料·索引》
答案:C
4.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的导言中强调散文的核心是什么?
A.形式
B.语言
C.心,即立意或主题
D.情节
答案:C
5.《中国新文学大系》全书共分为几卷?
A.五卷
B.八
-
高中散文教学中审美素养评价的必要性与意义.docx
泓域咨询·聚焦课题研究及项目申报
高中散文教学中审美素养评价的必要性与意义
说明
目前,在高中阶段的审美教育中,缺乏完善和科学的审美素养评价体系,导致学生在审美素养的培养过程中,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标准。这种情况不仅使得教学效果难以量化,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我提升的空间。缺乏个性化的评价和反馈,学生难以知道自己的审美素养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审美素养的提升受限。
审美素养评价促进了教育公平的实现。通过设立清晰的审美素养评价标准,可以帮助教师识别不同学生的审美素养发展水平,及时给予支持和指导,避免个别学生因资源或学习方式不同而在审美教育上处于劣势地位。这种评价机制不仅能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
-
高中散文教学中的审美素养概念及其内涵探讨.docx
泓域咨询·聚焦课题研究及项目申报
高中散文教学中的审美素养概念及其内涵探讨
前言
审美素养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要素。审美素养不仅涉及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鉴赏水平,更能影响其思维方式、情感体验以及价值观的塑造。在高中阶段,散文作为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和情感表达,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度。这一过程不只是单纯的知识积累,更是情感与理智的交织,促使学生形成全面的自我认知和价值取向。
审美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在散文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作品,感知作者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能够深刻理解社会和人性的复杂性,从而提升自我反思和情感共鸣的能
-
《湖心亭看雪》阅读题及参考答案.docx
《湖心亭看雪》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崇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字词注音。
更()定拥()衣崇()雾凇()
()()与余舟一芥()铺()对坐强()饮
{ɡēnɡcuìzhēnsōnɡhànɡ
-
担青春使命策划文案.docx
担青春使命策划文案
篇一:担青春使命,筑梦未来——策划文案
一、前言
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也是最具活力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怀揣着梦想,肩负着使命,勇往直前。为了激发广大青年的奋斗热情,弘扬青春正能量,我们特此策划了一场以“担青春使命,筑梦未来”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二、活动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广大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为响应国家号召,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特举办此次活动,旨在为广大青年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
三、活动目标
1.激发广大青年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团
-
“诗词大会”王牌题库加答案.docx
“诗词大会”王牌题库加答案
初级难度
诗词填空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上青天。”
答案:白鹭。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四首·其三》,此句以鲜明的色彩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黄鹂”“翠柳”“白鹭”“青天”,两两相对,色彩绚丽,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2.“()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答案:春江。出自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开篇描绘了春天江潮水满,与大海相连,一轮明月随着潮水一同升起的壮阔画面,奠定了全诗空灵、幽美的基调。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无故人。”
答案:阳关。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两句诗通过劝酒这一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阳关”
-
“诗词大会”王牌题库含答案(最新).docx
“诗词大会”王牌题库含答案(最新)
初级难度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答案:月亮。
解析:这句诗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婵娟”常用来形容月色明媚,在这里特指月亮,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希望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美好的月色。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描写的是哪种事物?
答案:石灰。
解析:此句出自于谦的《石灰吟》,诗中通过描写石灰从开采、烧制到成为粉末的过程,“粉骨碎身”形象地体现了石灰烧制时的形态变化,作者借石灰来表达自己坚守高洁品格、不怕牺牲的精神。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案:对偶。
-
“诗词大会”通用题库及答案【名师系列】.docx
“诗词大会”通用题库及答案【名师系列】
一、诗词作者对应题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作者是谁?
答案:陶渊明。
解析:此句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该诗体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悠然自得的心境和对自然的热爱。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作者是哪位诗人?
答案:王勃。
解析:这句诗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谁的诗句?
答案:杜甫。
解析:此诗为杜甫的《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宏大之美的追求以及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作者是
-
“诗词大会”通用题库带答案(巩固).docx
“诗词大会”通用题库带答案(巩固)
一、诗词常识题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答案:月亮。
解析:在古代文化中,婵娟常被用来形容月亮。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用“婵娟”一词,借月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美好祝愿。
2.以下哪位诗人不属于唐代“边塞派”诗人?
A.王昌龄
B.王之涣
C.王维
D.岑参
答案:C
解析:王维是山水田园派诗人,其诗作多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表达闲适恬淡的心境。而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都是边塞派代表诗人,他们的作品多反映边塞生活、战争场景等。
3.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
答案:李贺。
解析:李贺的诗作风格独特,想象丰富,常运用神话传说、鬼怪灵
-
“诗词大会”题库及答案【历年真题】.docx
“诗词大会”题库及答案【历年练习题】
第一季练习题
一、诗词接龙
1.出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这是杜甫《绝句四首·其三》中的诗句,要求接句的首字需为“柳”。
答案: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出句:春风又绿江南岸
首字接“岸”。
答案: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虽为古文,但此处引用也算符合诗词接龙广义要求)
二、诗词填字
1.()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答案:春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生烟。
答案:玉出自李商隐《锦瑟》
三、诗词理解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月亮B.姻缘C.美女
答案:A此句出自苏
-
“诗词大会”内部题库及答案.docx
“诗词大会”内部题库及答案
一、基础识记题(共15题)
1.补全诗句:______,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答案:明月松间照
解析:此句为王维山水诗的经典意象组合,明月与清泉动静结合,松间与石上空间层次分明,展现空寂幽美的山居夜景。
2.选择题: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中后庭花指的是?
A.一种庭院花卉B.南朝陈后主所作乐曲C.唐代教坊流行歌曲D.民间祭祀用的巫歌
答案:B
解析:《玉树后庭花》是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创作的宫体诗,被后世视为亡国之音。杜牧借商女唱此曲,暗讽晚唐统治者沉迷享乐、不鉴历史。
3.判断题: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中阳关位
-
“诗词大会”内部题库附答案【实用】.docx
“诗词大会”内部题库附答案【实用】
第一轮:诗词接龙
-题目1:请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下一句。
-答案:一行白鹭上青天。
-题目2:“春风又绿江南岸”后接哪一句?
-答案:明月何时照我还。
-题目3:给出“劝君更尽一杯酒”,要求接下句。
-答案:西出阳关无故人。
-题目4:“大江东去”的下一句是?
-答案: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题目5:“日出江花红胜火”后该接什么?
-答案:春来江水绿如蓝。
第二轮:诗词填字
-题目1:“()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括号里填什么字?
-答案:遥
-题目2:“但愿人长久,()里共婵娟”,填出括号内的字。
-答案:千
-题目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
-
(2025)诗词知识竞赛题及参考答案.docx
(2025)诗词知识竞赛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月亮
B.姻缘
C.美女
D.太阳
答案:A
2.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
A.春天景象
B.夏天景象
C.秋天景象
D.冬天景象
答案:D
3.以下哪位诗人不属于唐代“边塞派”诗人?()
A.王昌龄
B.王之涣
C.王维
D.岑参
答案:C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作者是()。
A.陶渊明
B.谢灵运
C.王维
D.孟浩然
答案:A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A.王勃
B.杨炯
C.
-
50句期末评语,给不同学生的诗意评价.docx
50句期末评语,给不同学生的诗意评价
一、赞扬学生优秀或某特长
1.你的思维如同璀璨的星辰,在知识的夜空中熠熠生辉,照亮了课堂的每一个角落。愿你的智慧如同银河般流淌,愿你的努力继续闪耀,照亮你前行的道路。
2.你如同春天的嫩芽,在学习的土壤中茁壮成长。愿你继续汲取知识阳光雨露,期待你成为参天大树。
3.你在数学的迷宫中游刃有余,愿你的智慧如同解开的谜题,越发敞开与明亮。
4.你的声音是课堂上最悦耳的音符,愿你的每一个想法,都能成为美妙的旋律,愿你的每一次思考,都如篝火般照亮并温暖周围的每一个人。
5.你的勤奋如同晨曦,照亮了每一个黎明。希望你未来学习的每一天,都如同这晨光,充满希望和活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