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教版二上第五单元《厘米和米》小学数学省级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作品.docx

发布:2025-05-10约2.24万字共4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徽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

科:

数学

教材版本:

苏教版(2013)

二年级上册

级:

元:

第五单元《厘米和米》

参赛教师:刘静、陈郁文、黄伟、洪一琼、陈凡、许红霞

所在单位:

合肥市师范附属第二小学

2022年5月

目录

一单元概述

单元信息………1

单元分析………1

单元学习目标…………………3

单元作业目标…………………3

单元作业设计思路……………4

二第一课时《认识线段》作业设计分析………7

三第二课时《认识厘米》作业设计分析………10

四第三课时《认识米》作业设计分析…………14

五第四课时《练习十》作业设计分析…………18

六综合实践《我们身体上的尺》作业设计分析………………22

七第五单元综合练习作业设计分析……………25

八单元作业题目属性统计表……30

九作业版面设计…………………31

单元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基本

信息

二年级

第一学期

苏教版(2013)

第五单元厘米和米

单元组

织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第59页-60页

第61页-63页

第64页-65页

第66页-67页

第68页-69页

1

2

3

4

5

第一课时《线段的初步认识》

第二课时《认识厘米》

第三课时《认识米》

课时

信息

第四课时《练习十》

《我们身体上的“尺”》

单元分析

1.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致力于培养学生适应

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为德、智、

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由此新课标对第

一学段的“测量”提出了明确学业要求:感悟统一单位的重要性,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米、

厘米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能估测一些身边常见物体的长度,

并能借助工具测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量感。为第二学段“测量”的学习奠定了知识

经验和思维能力基础。

2.教材分析

(1)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和球的直观认识(一年

级上册第六单元)

◆线段的初步认识

◆认识厘米和米

◆用厘米和米做单

位测量物体和线

段的长度

◆认识分米和毫米

(二年级下册第五

单元)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

形和圆的直观认识(一

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角、直角认识(二

年级下册第七单

元)

◆平行四边形和多边形

直观认识(本册第二单

1/39

(2)知识结构

厘米

特征

量比较短的物体一般

用厘米做单位,用字

母cm表示。一个指甲

盖宽大约1厘米。

1.线段是直的。

2.有两个端点。

3.有长短,可度量。

线段的

初步认识

认识

厘米

测量

(含估测)

左端对准0

画法

左端没有对准0

1.沿着直尺画线。

2.画两个端点。

画指定

长度的

线段

厘米和米

一般左端点对准

刻度“0”,画到几

就是几厘米,再标

上右端点。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

做单位,用字母m表示。

米尺的长度是1米。

我们身

体上的

“尺”

认识

“身体尺”

测量

和厘

米的

关系

拃、脚、步、庹

选择合适的身体

尺测量生活中物

体的长度。

1米=100厘米

(3)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线段的初步认识,认识厘米和米,以及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长度。通

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首先,可以培养学生从测量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拓展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范围,感受数

学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其次,通过估计

物体和线段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选择合适的工具测量,并描述测量结果,渗透计

量的本质,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和语言表达

能力,形成初步的“量感”。最后,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面积和体积等图形与几何

部分的内容打好基础。

3.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学会了比较物体的长短,本单元他们第一次正式接触“厘

米”和“米”,在此之前,学生对长度单位及测量知识的了解,均来自生活中一些琐碎的、不

系统的经验。如在游戏中,他们会用步子或手测量某些物体的长度,少数学生在数学课上利用

尺子画直线时,会对尺子产生兴趣而进行观察。教师充分利用学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