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2 古诗三首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docx

发布:2025-04-25约4.74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取自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古诗三首”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己亥杂诗》(其五)、《己亥杂诗》(其六)、《己亥杂诗》(其七)。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古典诗歌的美,提高文学素养,并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审美感知能力,提高文学鉴赏素养。

2.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3.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己亥杂诗》中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诗歌的主旨。

②通过对诗歌中关键词句的分析,体会诗人运用意象和修辞手法所表达的情感。

③学会从多个角度欣赏古典诗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

①深入理解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抒发的情感,体会其复杂的思想内涵。

②培养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对古典诗歌进行解读和分析的能力。

③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诗歌的情感体验和艺术感受。

④指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讨诗歌中的难点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教材、古诗卡片、黑板或白板。

2.课程平台:学校网络教学平台、教育云平台。

3.信息化资源:多媒体课件、网络古诗词资料库、相关历史背景介绍视频。

4.教学手段:朗读指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板书设计、课堂提问。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描绘古代文人墨客的图画,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幅画中的人物是谁?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这样的导入方式旨在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和诗歌的兴趣。

回顾旧知:教师简要回顾五年级上册学过的古诗词,提问学生:“大家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古诗词有哪些?它们的特点是什么?”以此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教师详细讲解《己亥杂诗》的作者、创作背景以及诗歌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

举例说明:教师选取《己亥杂诗》中的关键词句,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通过解释词句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互动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要求学生结合诗歌内容,探讨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以及这些情感与诗人所处时代背景的关系。

3.朗读与鉴赏(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朗读《己亥杂诗》,注意朗读的节奏、语调和情感表达。

教师指导: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朗读错误,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表达诗歌的情感。

鉴赏分享: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朗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象、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鉴赏。

4.诗中意象分析(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分析《己亥杂诗》中的意象,如“落花”、“春泥”等,探讨这些意象在诗中的作用。

教师指导:教师引导学生从意象与情感的关系、意象与主题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交流讨论:各小组分享分析结果,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象。

5.诗人的思想感情(约1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诗歌内容,探讨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指导: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背景、诗人的生平经历等方面分析诗人的情感。

体会分享:学生分享自己对诗人思想感情的体会,教师总结并强调诗歌所蕴含的哲理。

6.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如填空、改写诗句等,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指导: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7.总结与拓展(约5分钟)

教师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古典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8.课堂小结(约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古诗?你们有什么收获?”以此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9.课后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背诵《己亥杂诗》、查找更多关于诗人及其作品的相关资料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古典诗歌。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己亥杂诗》全诗阅读:鼓励学生阅读《己亥杂诗》的全诗,深入了解诗人的创作思路和情感变化。

-《龚自珍传》:介绍龚自珍的生平事迹,帮助学生了解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

-《清史稿》中关于龚自珍的记载:通过查阅相关史料,了解龚自珍在清朝政治、文化领域的影响。

-《中国近代文学史》中关于龚自珍的评价:阅读学者对龚自珍及其作品的评价,帮助学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