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docx

发布:2025-01-14约3.0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己亥杂诗》三首,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引导学生掌握古诗的基本解读方法,通过品味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同时,课程中融入了诗歌背诵、欣赏和创作环节,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他们对古代诗歌的热爱。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分析《己亥杂诗》中的语言特色,让学生学会运用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进行创作;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他们通过联想和想象,深入挖掘诗句背后的情感与哲理;增强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使其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同时,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简单的文学作品。在知识方面,他们对古代诗歌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识别诗句中的基本意象和修辞手法。在能力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能够就诗歌内容进行简单的讨论和交流。

然而,在素质方面,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还有待提高。他们在理解诗歌情感和哲理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在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阅读不仔细、不能持之以恒的问题,这对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产生了一定影响。

此外,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但学习态度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己亥杂诗》的魅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室、投影仪、音响设备

-软件资源:PPT演示文稿、古诗朗读音频

-课程平台:校园网络学习平台

-信息化资源:古诗教学视频、在线诗词学习资源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互动问答、思维导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己亥杂诗》中的三首诗。首先,请大家跟我一起朗读一遍这三首诗,感受一下古诗的韵味。

二、整体感知

1.请大家再次默读这三首诗,注意诗句的节奏和韵律,思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现在,我想请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对这些诗的初步理解,可以是关于诗句的意思,也可以是关于诗人的情感。

三、深入解读《己亥杂诗》第一首

1.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诗。请大家仔细阅读,注意把握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

2.(引导学生分析诗句)比如,“黄鹂鸣翠柳,百舌声中杜鹃啼。”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诗人想表达什么情感?

3.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首诗的意境吗?

4.现在,我想请大家尝试背诵这首诗,看看谁的记忆力最好。

四、深入解读《己亥杂诗》第二首

1.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首诗。请大家先自己阅读,思考这首诗的主题和情感。

2.(引导学生分析诗句)比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在这首诗中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4.现在,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这首诗,男生读前四句,女生读后四句。

五、深入解读《己亥杂诗》第三首

1.现在,我们进入第三首诗的学习。请大家先默读,思考这首诗的主题和情感。

2.(引导学生分析诗句)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诗人想表达什么情感?

3.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首诗的意境。

4.现在,我想请大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这首诗的内容。

六、课堂小结

1.经过我们共同的学习,大家对《己亥杂诗》三首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现在,我想请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

2.总结同学们的发言,强调诗歌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七、课后作业

1.请大家课后熟读并背诵《己亥杂诗》三首。

2.选择一首诗,用自己的话写一篇短文,介绍这首诗的主题和情感。

八、拓展延伸

1.同学们,除了《己亥杂诗》,我们还学过其他古诗。请大家课后找一首自己感兴趣的诗歌,阅读并分享给同学们。

2.鼓励同学们参加学校的诗歌朗诵比赛,展示自己的才华。

九、课堂纪律

1.在课堂上,请大家遵守纪律,积极参与讨论,尊重他人的意见。

2.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显著,以下为具体表现:

1.知识掌握方面:

-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己亥杂诗》三首,理解诗句的意思和诗歌的主题。

-学生能够分析诗句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增强对古诗的理解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