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玩转Scratch——欢欢出行 4 综合运用》教学设计.docx
川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玩转Scratch——欢欢出行4综合运用》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川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玩转Scratch——欢欢出行4综合运用》教学设计》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Scratch软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简单的动画制作。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相关,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和动手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通过Scratch编程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将学会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提升团队协作和表达交流能力,同时增强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和责任感。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三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Scratch软件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使用拖拽式编程语言进行简单的角色和场景创建。他们已具备基本的图形化编程概念,如循环、条件判断等。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Scratch编程充满兴趣,喜欢动手操作和创作。他们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能够通过编程实现自己的想法。学习风格上,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喜欢通过实践来学习和巩固知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部分学生在理解编程逻辑时可能存在困难,尤其是在处理复杂逻辑关系时。此外,学生在编程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代码错误,需要具备一定的调试能力。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分工不均等问题。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软件资源:Scratch编程软件
-硬件资源:计算机设备、投影仪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Scratch编程教程视频、Scratch编程案例库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师示范操作、学生分组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角色:以轻松愉快的氛围引入课程。
2.学生角色:积极参与,集中注意力。
(1)老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Scratch中的角色和场景,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
(2)学生:同学们纷纷点头,表示期待。
二、新课讲授
1.老师角色:详细讲解Scratch编程中的循环、条件判断等概念,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演示。
2.学生角色: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1)老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循环的概念。循环可以让角色重复执行一段代码,从而实现连续的动作。比如,我们可以让角色一直跑动,直到达到某个条件为止。
(2)老师:接下来,我们学习条件判断。条件判断可以根据角色的状态来执行不同的代码。比如,我们可以设置一个条件,当角色碰到某个物体时,它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3)老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将给大家演示一个简单的例子。请大家观察屏幕上的动画,看看我是如何运用循环和条件判断来控制角色的。
(4)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并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三、分组讨论与实践
1.老师角色: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创作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
2.学生角色:积极参与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动画制作。
(1)老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循环和条件判断,创作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
(2)学生:分组讨论,确定主题,分配任务。
(3)老师:在创作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向我或其他同学请教。
四、展示与评价
1.老师角色: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并进行评价。
2.学生角色:展示自己的作品,接受同学和老师的评价。
(1)老师:现在请每组展示你们的作品,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动画故事。
(2)学生:自信地展示作品,讲述故事情节。
(3)老师:同学们,你们的作品都很有创意,下面我们来评价一下。
(4)学生:认真聆听老师的评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五、总结与反思
1.老师角色: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2.学生角色:回顾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1)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Scratch编程中的循环和条件判断,你们觉得这些知识在创作动画中有什么作用呢?
(2)学生:积极思考,分享自己的看法。
(3)老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运用循环和条件判断来创作有趣的动画故事。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探索Scratch编程的奥秘。
(4)学生:表示认同,期待下一次的学习。
六、布置作业
1.老师角色: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角色: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技能。
(1)老师:同学们,课后请你们根据今天所学,创作一个自己的动画故事,并尝试运用循环和条件判断来丰富故事情节。
(2)学生:认真记录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