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西工大、西交大自动控制原理 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1-2.ppt

发布:2022-01-22约6.0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 * 1.1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2、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就是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通过控制装置使被控对象(或过程)自动地按预定的规律运行。 水池水位自动控制系统 放大器 实际水位 浮子 连杆 阀门 电位器 电动机 减速器 进水 出水 反 馈 控 制 原 理 一 1.1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2、自动控制 看(测量)——浮子 比(比较) ——连杆 算(计算) ——电位器 动(执行) ——电动机和减速器 放大器——放大偏差信号,以足够的功率驱动电机。 反 馈 控 制 原 理 一 1.1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2、自动控制 给定电位Ur 电动机 减速器 水池 浮子连杆 反馈信号Uf C Q2 - 阀门 Q1 放大器 反 馈 控 制 原 理 一 1.1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2、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系统 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有机总体,就是自动控制系统。 反 馈 控 制 原 理 一 1.1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反馈 取出控制系统的输出量送回到输入端,并与输入信号相比较产生偏差信号的过程,称之为反馈。 若反馈回来的信号与输入信号相减,则称之为负(negative)反馈;反之,称为正(positive)反馈。 反馈是控制的精髓、核心思想 反 馈 控 制 原 理 一 1.1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反馈是控制的精髓、核心思想 火炮随动系统 领导实施管理 央行调整利息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等等 都体现了反馈的理念! 反 馈 控 制 原 理 一 1.1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反馈控制原理 在反馈控制系统中,控制装置对被控对象施加控制作用,是取自被控量的反馈信息,用来不断修正被控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的任务,这就是反馈控制的原理。 闭环控制:采用负反馈并利用偏差进行控制的过程 反 馈 控 制 原 理 一 线性系统 如果系统的数学模型是线性微分方程,这样的系统就是线性系统 由线性元件组成的系统,其微分方程中输出(入)量及其各阶导数都是一次的,并且各系数与输入(出)量(自变量)无关,称为线性系统 线性元件:具有迭加性和齐次性的元件称为线性元件。 线性系统两个重要特性 (1)叠加性 (2)均匀性(齐次性) 若组成系统的各元件均为线性元件,则系统为线性系统。线性方程不一定满足叠加性和齐次性。 例如满足y=kx的是线性元件 输入x1?y1输出 x2?y2 输入x1 +x2 ? 对应输出y1 + y2 ?满足叠加性 k为常数, kx1?ky1 ?满足齐次性 所表示的元件为线性元件 y=kx+b(b为常数?0)?线性方程,所表示的元件不是线性元件. 为什么呢? 输入x1?y1输出 y1 = kx1+b x2?y2 y2 = kx2+b 输入x1 +x2?输出y=k(x1 +x2)+b =k x1 +kx2+b? y1 +y2 不满足叠加性 k为常数:kx1?输出y=k(kx1)+b=k2x1+b ky1=k(kx1+b)= k2x1+kb ?y?ky1不满足齐次性。 ?所表示的元件不是线性元件。 又例如:元件的数学模型为: 元件的数学模型为: 对线性系统可以应用叠加性和齐次性,对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叠加性的应用:欲求系统在几个输入信号和干扰信号同时作用下的总响应,只要对这几个外作用单独求响应,然后加起来就是总响应。 齐次性表明:当外作用的数值增大若干倍时,其响应的数值也增加若干倍。这样,我们可以采用单位典型外作用(单位阶跃、单位脉冲、单位斜坡等)对系统进行分析——简化了问题。 非线性系统 微分方程的系数与自变量有关,或者方程中含有变量及其导数的高次幂或乘积项。 系统中只要有一个元部件的输入输出特性是非线性的, 这类系统称为非线性控制系统,要用非线性微分/差分方程 描述其特性。严格来说,实际物理系统中都含有不同程度的 非线性元件,因而都是非线性系统,但由于非线性可在一定 范围内采用线性化的方法,从而近似为线性系统。 定常与时变系统 控制系统的参数如果在工作过程中不随时间而变化,那么这类系统称为定常系统。如果系统在工作期间其参数变化不能忽略其对系统工作的影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