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平面向量 5.4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学案 理 北师大版.doc

发布:2018-05-16约9.12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4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最新考纲 考情考向分析 1.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 2.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及其他一些实际问题. 主要考查平面向量与函数、三角函数、不等式、数列、解析几何等综合性问题,求参数范围、最值等问题是考查的热点,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偶尔会出现在解答题中,属于中档题. 1.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 (1)用向量解决常见平面几何问题的技巧: 问题类型 所用知识 公式表示 线平行、点共线等问题 共线向量定理 a∥ba=λbx1y2-x2y1=0,其中a=(x1,y1),b=(x2,y2),b≠0 垂直问题 数量积的运算性质 a⊥ba·b=0x1x2+y1y2=0,其中a=(x1,y1),b=(x2,y2),且a,b为非零向量 夹角问题 数量积的定义 cos θ=(θ为向量a,b的夹角),其中a,b为非零向量 长度问题 数量积的定义 |a|==,其中a=(x,y),a为非零向量 (2)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步骤: 平面几何问题向量问题解决向量问题解决几何问题. 2.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是以解析几何中的坐标为背景的一种向量描述.它主要强调向量的坐标问题,进而利用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相关知识来解答,坐标的运算是考查的主体. 3.平面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 (1)由于物理学中的力、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它们的分解与合成与向量的加法和减法相似,可以用向量的知识来解决. (2)物理学中的功是一个标量,是力F与位移s的数量积,即W=F·s=|F||s|cos θ(θ为F与s的夹角). 4.向量与相关知识的交汇 平面向量作为一种工具,常与函数(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结合,常通过向量的线性运算与数量积,向量的共线与垂直求解相关问题. 知识拓展 1.若G是△ABC的重心,则++=0. 2.若直线l的方程为Ax+By+C=0,则向量(A,B)与直线l垂直,向量(-B,A)与直线l平行. 题组一 思考辨析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若∥,则A,B,C三点共线.( √ ) (2)在△ABC中,若·0,则△ABC为钝角三角形.( × ) (3)若平面四边形ABCD满足+=0,(-)·=0,则该四边形一定是菱形.( √ ) (4)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力F1和F2的夹角为,且|F1|=3,|F2|=5,则F1+F2的大小为.( √ ) (5)设定点A(1,2)与动点P(x,y)满足·=4,则点P的轨迹方程是x+2y-4=0.( √ ) (6)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三个定点A(-2,-1),B(0,10),C(8,0),若动点P满足:=+t(+),t∈R,则点P的轨迹方程是x-y+1=0.(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 2.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3,4),B(5,2),C(-1,-4),则该三角形为(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答案 B 解析 =(2,-2),=(-4,-8),=(-6,-6), ∴||==2,||==4, ||==6, ∴||2+||2=||2, ∴△ABC为直角三角形. 3.若O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2)=0,则△ABC为________三角形. 答案 等腰 解析 ∵-==-, +-2=(-)+(-)=+, 由已知(-)·(+-2)=0, 得(-)·(+)=0, 即(-)⊥(+). ∴△ABC为等腰三角形. 题组三 易错自纠 4.在△ABC中,已知=(2,3),=(1,k),且△ABC的一个内角为直角,则实数k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或或 解析 ①若A=90°,则有·=0,即2+3k=0, 解得k=-; ②若B=90°,则有·=0, 因为=-=(-1,k-3), 所以-2+3(k-3)=0,解得k=; ③若C=90°,则有·=0,即-1+k(k-3)=0, 解得k=. 综上所述,k=-或或. 5.在四边形ABCD中,=(1,2),=(-4,2),则该四边形的面积为________. 答案 5 解析 依题意得·=1×(-4)+2×2=0, 所以⊥,所以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5. 6.抛物线M的顶点是坐标原点O,焦点F在x轴的正半轴上,准线与曲线E:x2+y2-6x+4y-3=0只有一个公共点,设A是抛物线M上一点,若·=-4,则点A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或(1,-2) 解析 设抛物线M的方程为y2=2px(p0),则其准线方程为x=-. 曲线E的方程可化为(x-3)2+(y+2)2=16, 则有3+=4,解得p=2,所以抛物线M的方程为y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