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表内乘法(一)——乘加 乘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x

发布:2025-04-23约4.4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表内乘法(一)——乘加乘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表内乘法(一)——乘加乘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设计意图

嗨,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表内乘法(一)——乘加乘减》的奇妙世界。二年级的小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将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乘加乘减变得简单又好玩!让我们一起在数字的海洋中畅游,发现数学的乐趣吧!????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通过乘加乘减的学习,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掌握表内乘法口诀,并能灵活运用。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

-理解乘加乘减运算的内在联系,特别是乘减运算中的“减去一个数相当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的概念。

-将乘加乘减运算与表内乘法口诀相结合,进行灵活计算。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识别并运用乘加乘减运算,特别是面对复杂问题时,如何选择合适的运算顺序。例如,在解决“一个数乘以一个数,再减去另一个数”的问题时,学生需要理解先乘后减的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白板、黑板、粉笔、彩色标记笔、计算器

-课程平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电子教材、教学课件

-信息化资源:乘法口诀动画视频、数学游戏软件、在线数学练习平台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苹果、积木等,用于演示乘法概念)、小组合作学习材料、练习册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乘加乘减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在做数学题时,有没有遇到过乘加乘减的问题呢?”

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乘加乘减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分配糖果等,让学生初步感受乘加乘减的应用。

简短介绍乘加乘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乘加乘减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乘加乘减的基本概念、运算顺序和表内乘法口诀。

过程:

讲解乘加乘减的定义,包括乘法、加法和减法的组合运算。

详细介绍乘法口诀,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记忆和运用。

3.乘加乘减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乘加乘减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简单的乘加乘减案例进行分析,如计算书本的总数、计算班级人数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解题步骤,让学生跟随步骤进行计算。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如何运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乘加乘减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

小组内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包括确定运算顺序、选择合适的乘法口诀等。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乘加乘减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最终答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乘加乘减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乘加乘减的定义、运算顺序、表内乘法口诀等。

强调乘加乘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分配、计算等。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些乘加乘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7.课后拓展(5分钟)

目标:鼓励学生课后进一步探索和练习乘加乘减。

过程:

提供一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课后自主完成。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计算家庭开支、规划购物清单等。

提醒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可以查阅教材或向家长、老师求助。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是我们教学工作的最终目标,以下是对《表内乘法(一)——乘加乘减》这一章节学习后学生方面取得的效果的详细分析:

1.**运算能力提升**: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表内乘法口诀进行乘加乘减运算。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运用乘加乘减,提高了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例如,学生在计算“5个3加上2个3是多少”时,能够迅速得出答案“25”,体现了乘法口诀的灵活运用。

2.**理解力增强**:

-学生理解了乘加乘减的运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