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教学实录 北师大版.docx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教学实录北师大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教学实录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二年级全体学生
3.授课时间:2023年X月X日星期X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心集体、自觉维护公共利益的意识。
2.提升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能力。
3.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4.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二年级的学生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已经学习了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日常行为准则,如礼貌待人、遵守纪律等。他们对个人卫生、环保意识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但具体到从身边小事做起这一主题,学生可能对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二年级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对道德教育课程有一定的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体现在能够通过观察、模仿来学习行为规范。学习风格上,学生偏好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如故事、游戏等,这些方法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理解和实践“从身边小事做起”这一概念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包括:如何将抽象的道德理念与具体行为相结合,如何坚持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如何面对同伴的压力和诱惑。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家庭环境、个人性格等因素,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上存在一定的挑战。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材,以便学生能够跟随课本内容进行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如展示日常行为的图片,以及与环保、公共秩序相关的图表,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实验器材:无实验操作,故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分组讨论区,以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同时确保教室整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站在讲台前,微笑着与学生打招呼:“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篇课文。你们知道,我们身边的小事有哪些吗?”
2.学生举手回答,老师逐一记录在黑板上。
二、新课教授
1.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2.老师提问:“课文中的主人公是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3.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主人公通过帮助他人、关心集体、爱护环境等小事,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4.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是从自己做起。”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5.老师提问:“你们认为,我们应该从哪些小事做起呢?”
6.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发言。
7.老师点评各组的发言,引导学生认识到,小事虽小,但意义重大。
三、活动环节
1.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身边小事做起的过程。
2.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如主人公、邻居、老师等。
3.角色扮演结束后,老师请各组成员分享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到从身边小事做起的重要性。
四、巩固练习
1.老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旨在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学生完成练习后,老师逐一检查,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
五、课堂小结
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明白了从身边小事做起的重要性。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从自己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老师鼓励学生:“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我们的班级、学校、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六、课后作业
1.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观察自己身边的小事,记录下来,并思考如何从这些小事做起。”
2.学生完成作业后,下节课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悟。
七、教学反思
1.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教授、活动环节、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环节,让学生认识到从身边小事做起的重要性。
2.在活动环节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亲身体验了从身边小事做起的过程,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3.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4.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