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教学实录2 北师大版.docx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教学实录2北师大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教学实录2北师大版
1.环保意识培养: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2.环保行为实践:学习如何从身边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爱护花草树木等。
3.环保法规了解:了解我国环保法规,认识到环保行为的合法性。
4.环保宣传推广:学习如何向他人宣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1.环境意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尊重,形成爱护环境的价值观。
2.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
3.创新与实践能力:通过实践环节,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升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4.沟通与合作能力:在环保宣传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促进团队协作。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环保行为实践: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具体的环保行为,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
解决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实践环保行为。
难点:
1.环保意识的内化:如何让学生将环保意识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
解决方法:通过角色扮演、环保故事分享等活动,帮助学生体验环保行为的重要性,激发内在动力。
2.环保法规的理解:二年级学生对法规的理解较为抽象。
突破策略:结合生活实例,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讲解环保法规,帮助学生理解法规与生活的关联。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环保主题图片、视频素材。
2.课程平台:班级微信群、学校教育平台。
3.信息化资源:环保教育网站、环保公益视频。
4.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垃圾分类箱、环保标志)、环保主题绘本、环保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展示一组城市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回顾旧知:提问学生之前学过的环保知识,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
a.环保意识的重要性:通过讲解环保知识,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b.环保行为实践:介绍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爱护花草树木等具体环保行为。
-举例说明:
a.通过实际案例,如垃圾分类的正确方法,让学生了解环保行为的具体操作。
b.分享环保英雄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
-互动探究:
a.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环保行为。
b.角色扮演:模拟环保宣传员,让学生体验环保宣传的过程。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
a.完成环保手抄报,展示自己的环保理念。
b.设计环保标语,提高环保意识。
-教师指导:
a.对学生的手抄报和标语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b.针对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给予及时指导和反馈。
4.拓展延伸(约10分钟)
-邀请环保专家或环保志愿者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
-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环保活动,如植树节、清洁家园等,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
5.总结评价(约5分钟)
-学生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6.课后作业(约5分钟)
-完成环保日记,记录自己在生活中实践环保行为的过程。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环保活动,共同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知识点梳理
1.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环保意识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2.环保行为实践
-节约用水: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方法,如关闭水龙头、循环用水等。
-节约用电:节能灯具的使用、电器待机状态的关闭等。
-垃圾分类:认识不同种类的垃圾,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爱护花草树木:认识植物对环境的作用,学习如何爱护植物。
3.环保法规的了解
-我国环保法规的基本原则
-环保法规的主要内容
-环保法规对个人和企业的要求
4.环保宣传推广
-环保宣传的方式和方法
-如何撰写环保宣传稿件
-环保宣传的实践案例
5.环保活动组织
-环保活动的策划与实施
-环保活动的宣传与推广
-环保活动的效果评估
6.环保教育评价
-环保教育评价的方法
-环保教育评价的内容
-环保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
7.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在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