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教案.docx

发布:2018-07-06约2.5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教案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对水的用途进行观察、调查,能够讲述表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探索水、保护水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使儿童感受到水与我们生活和密切关系。   2、激发学生对探索水的热情和重视水的意识。   教学准备   课前小调查:水有哪些用处;缺水、干旱的图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大家非常熟悉的朋友,它每天都为我们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大家猜猜它是谁。”(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滴水)   2、师: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人与水的和谐”是满足社会文明进步和人民生活需要、保障环境优美和生态良好的前提,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板书课题: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二、合作交流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1、联系课前调查在小组中说说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水,用了多少水,除了日常生活用水外,水还有什么作用。   2、我们夸夸水(学生分组活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哪组找的多,并记录在卡片上。)   3、小组派代表上台交流,并展示自己的记录卡,把它贴在黑板上。   4、看书P38页内容,老师补充水的作用。(养鱼、游泳、救火……)   三、假如生活中没有了水。   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都要用到水,假如有一天水没了……同学们想想,会发生什么事?   1、学生分小组讨论。   2、出示缺水、干旱的图片,说说图中画了什么,同桌交流。   3、老师小结:吃不到饭,植物会枯死,人会渴死,衣服洗不成……等等,根据科学家讲,一个人一天至少需要8杯水;人不吃饭可以活7天,不喝水只能活3天……   四、表演:缺水王国历险记。   五、小结。   水是生命之源,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保护水资源吧!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对水的用途进行观察、调查,能够讲述表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探索水、保护水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使儿童感受到水与我们生活和密切关系。   2、激发学生对探索水的热情和重视水的意识。   教学准备   课前小调查:水有哪些用处;缺水、干旱的图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大家非常熟悉的朋友,它每天都为我们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大家猜猜它是谁。”(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滴水)   2、师: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人与水的和谐”是满足社会文明进步和人民生活需要、保障环境优美和生态良好的前提,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板书课题: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二、合作交流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1、联系课前调查在小组中说说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水,用了多少水,除了日常生活用水外,水还有什么作用。   2、我们夸夸水(学生分组活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哪组找的多,并记录在卡片上。)   3、小组派代表上台交流,并展示自己的记录卡,把它贴在黑板上。   4、看书P38页内容,老师补充水的作用。(养鱼、游泳、救火……)   三、假如生活中没有了水。   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都要用到水,假如有一天水没了……同学们想想,会发生什么事?   1、学生分小组讨论。   2、出示缺水、干旱的图片,说说图中画了什么,同桌交流。   3、老师小结:吃不到饭,植物会枯死,人会渴死,衣服洗不成……等等,根据科学家讲,一个人一天至少需要8杯水;人不吃饭可以活7天,不喝水只能活3天……   四、表演:缺水王国历险记。   五、小结。   水是生命之源,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保护水资源吧!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对水的用途进行观察、调查,能够讲述表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探索水、保护水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使儿童感受到水与我们生活和密切关系。   2、激发学生对探索水的热情和重视水的意识。   教学准备   课前小调查:水有哪些用处;缺水、干旱的图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大家非常熟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