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
学而优教有方
PAGE
PAGE4/NUMPAGES4
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一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
2.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能力目标:体验前人设计实验的技能和思维方式;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学会合作、交流,建立模型,控制实验条件,设置对照等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悟科学的不断发展;培养科学的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体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
重点:1.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
2.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难点: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引言]:我们中国有句谚语“万物生长靠太阳”。请同学们想一想,植物生长靠太阳吗?植物靠太阳干什么?
[讲述]:人们对光合作用的研究开始于17世纪。此后的几百年间,人们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到18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因其在研究光合作用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奖,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光化学反应。
[讲述]:关于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书上为我们介绍了3个经典的实验来解释。
[材料一]:17世纪,范·海尔蒙特的实验。
[思考题]:1.你能描述该实验的过程吗?2.计算:柳树增加的质量是多少?而土减少的质量是多少?3.柳树增重的原因是什么?4.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讲述]:范·海尔蒙特第一次企图用实验来回答植物营养物质来源的问题。他在100kg干燥的细粒土壤中,种了一棵2.5kg重的柳树,然后往盆里浇水,但不供给其他营养物质。五年后,他发现柳树的重量为82.5kg。土壤晒干后的重量仅比原来少100g。因此范·海尔蒙特说,植物是从水中而不是从土壤中得到营养物质。
[材料二]:18世纪,普利斯特莱的实验
[思考题]:1.请你描述实验一、二、三。
2.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实验一]:密闭的钟罩下的植物和燃烧的蜡烛是互利的。植物能放出使蜡烛燃烧和小老鼠存活的气体。
[实验二]:在光下没有蜡烛,植物无法生存。植物需要蜡烛燃烧放出的气体(二氧化碳)。
[实验三]:在光下,没有植物,蜡烛无法燃烧;在光下,没有植物,小老鼠无法生存。说明蜡烛燃烧时耗尽了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材料三]:略
[讲述]:三个实验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与水、二氧化碳、光照有关。请小组讨论并完成书上P91的图6-3(光合作用示意图)。
[实物投影仪]:展示每个小组的结论。
[分析]:光合作用的意义:植物从外界获得水和二氧化碳,在体内积累有机物,释放出氧气;植物把太阳能变成化学能。
[提问]:请同学们尝试用公式的形式表达光合作用。
[提高]: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氧气、水的化学分子式(CO2,O2,H2O)。
[讲述]:不论是微小的单细胞藻类,还是高大的绿色植物,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在体内积累有机物。绿色植物像一个巨大的能量转换站,把太阳能贮存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
小结:
第3单元第6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一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一、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光合作用需要水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是在光下进行的。
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作业设计:
《补充习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