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

发布:2024-04-21约1.47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而优教有方

PAGE

PAGE3/NUMPAGES3

第六章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通过完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了解绿色植物的绿色部位在光照的条件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淀粉;了解光合作用的条件和部位。

2.教材分析——地位、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初中生物课程又是承担这一重要任务的主要学科课程之一。“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单元中的“生态系统”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了解作为消费者,赖以生存的食物能量归根结底来自绿色植物—生产者。

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来源之本,通过光合作用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性。为培养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的情感打下理性知识的基础。本节课以光合作用中的一个经典实验——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有机物为载体,旨在引导学生对实验的探究,建立光合作用的模型,掌握控制实验条件、设置对照、选择实验材料等规则,进而能创造性地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领悟科学精神,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

教学难点: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设计。

二、教学目标

1.了解释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等有机物

2.探究光是绿叶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3.初步学会通过探究实验,分析、推到归纳出光合作用的部分知识,掌握一些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

4.通过学生实验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呈现土豆的图片。你知道土豆中主要含什么有机物吗?

探究一:土豆中含有淀粉吗?

提示学生回忆:馒头成分的鉴定?由此学生可联想到淀粉的鉴定方法。遇碘变蓝。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向土豆切面上滴加碘液,观察现象。

结论:土豆含有淀粉。

探究二:土豆中的淀粉来源于哪里?

土豆中的淀粉是从哪来的?土豆生长在什么地方?土豆是不是直接从土中吸收的淀粉?我们看看土中有无淀粉。

演示实验:学生向土壤溶液中滴加碘液,观察现象。

结论:不是来源于土壤,可能来源于叶片。

探究三:绿叶的哪个结构产生淀粉?

1.安全注意事项提醒:

(1)试验要先放好装置,再点酒精灯;?

强调酒精灯的使用(点燃和熄灭)?、湿抹布的使用等。

(2)实验结束后,要先撤酒精灯(叶色变黄),再用试管夹将大烧杯连同内部装置一起取下.?

(3)使用酒精灯不能近距离围观。?

2.实验过程:

(1)将大烧杯倒入适量清水。

(2)将小烧杯(小锥形瓶)倒入少量酒精。

(3)将叶片放入小烧杯(小锥形瓶)中。

A.普通天竺葵;B.银边天竺葵?

(4)将盛有酒精叶片的小烧杯(小锥形瓶)缓缓放入大烧杯中。

(5)架好三脚架,放上石棉网,将大烧杯放在石棉网上。

(6)点燃酒精灯,将酒精灯缓缓推至三脚架石棉网下方加热大烧杯。

3.实验步骤:

(1)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小锥形瓶)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至叶片变黄色。

A.普通天竺葵(见光,遮光);B.银边天竺葵

(2)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滴加碘液。

(3)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色变化。

(4)观察实验过程并针对实验步骤进行提问。

(5)分析实验结果:遇碘变蓝。

(6)实验结论:绿色植物的绿色部分见光后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并得出结论后对实验前的疑问进行解答,并对实验提出改进的方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