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第1课时 7的乘法口诀(说课稿)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苏教版).docx
第六单元第1课时7的乘法口诀(说课稿)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苏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第1课时7的乘法口诀(说课稿)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苏教版)
本节课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7的乘法口诀。通过学习7的乘法口诀,学生能够掌握7的乘法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本节课的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乘法的基本概念,为后续的乘法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学习7的乘法口诀,学生能够将具体的乘法运算抽象为数学规律,提高对数学语言的敏感度和理解力。同时,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学生能够发展逻辑推理能力,学会从具体实例中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7的乘法口诀。
-能够正确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通过实例学习,理解乘法口诀的规律性。
例如,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能够熟练地背诵7的乘法口诀,并在实际计算中灵活运用,如7乘以某个数的结果。
2.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口诀的内在规律。
-将乘法口诀与乘法计算联系起来,形成乘法概念。
-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记忆和运用7的乘法口诀可能存在困难。
例如,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7乘以一个数的结果会有一定的规律性,以及如何将这种规律性应用到实际的乘法计算中。此外,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记忆7的乘法口诀可能比较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练习活动来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点。
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
-软件资源:数学教学软件、电子白板应用程序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7的乘法口诀相关的教学视频、互动练习网站链接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7的乘法口诀卡片)、学生练习册、课堂练习题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7的乘法口诀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已经学会了1到6的乘法口诀,那么你们想知道7的乘法口诀是怎样的吗?”
展示一些用7的乘法口诀计算出来的数学问题,如7乘以几个数等于多少,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乘法口诀的应用。
简短介绍7的乘法口诀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强调掌握乘法口诀对于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有帮助。
2.7的乘法口诀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7的乘法口诀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7的乘法口诀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即7乘以1到6的数。
详细介绍7的乘法口诀的组成部分,使用乘法口诀表的形式展示,并解释每个口诀的含义。
3.7的乘法口诀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7的乘法口诀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如计算7的倍数,让学生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解答。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解题过程,引导学生观察7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性。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7的乘法口诀相关的数学问题进行讨论。
小组内讨论如何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并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包括问题、解题思路和最终答案。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7的乘法口诀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问题、解题思路和最终答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或优化建议。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强调7的乘法口诀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重要性。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7的乘法口诀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7的乘法口诀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7的乘法口诀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实用价值,鼓励学生在日常计算中运用所学知识。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尝试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家庭购物清单的总价。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乘法口诀游戏:设计一些与7的乘法口诀相关的游戏,如“7的乘法接力”、“7的乘法连连看”等,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玩乐中巩固乘法口诀。
-乘法口诀歌曲:创作或搜集一些与7的乘法口诀相关的歌曲,通过音乐节奏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
-乘法口诀故事:编写一些小故事,将7的乘法口诀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乘法口诀。
-乘法口诀图画:制作或搜集一些与7的乘法口诀相关的图画,通过视觉形象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
2.拓展建议:
-家庭作业拓展:布置一些与7的乘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