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安全记心上+第一课时(说课稿)-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五四制).docx
第8课.安全记心上+第一课时(说课稿)-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五四制)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8课.安全记心上+第一课时(说课稿)-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五四制)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8课.安全记心上+第一课时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三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3月15日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形成自觉遵守安全规则的良好习惯。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识别和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
3.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学生具备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核心内容: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如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安全等。
-细节: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在不同场景下的安全行为规范。
-举例:例如,讲解过马路时如何正确使用斑马线,遇到火灾时如何逃生等。
2.教学难点:
-难点内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反应。
-细节: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真实情境中体验和掌握安全技能。
-举例:例如,模拟在公共场所遇到陌生人求助时的应对方法,或者在紧急疏散时的正确行动步骤。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讲解安全知识,如交通安全规则、消防逃生技巧等,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实际生活中的安全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景模拟法:设计模拟情境,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习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2.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PPT展示安全图片和视频,增强视觉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安全教育软件:使用互动式安全教育软件,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效率。
-实物教具:使用交通安全标志、消防器材等实物教具,让学生直观感受安全知识的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5分钟)
-情境创设:播放一段关于交通安全的小视频,引起学生注意。
-提出问题:观看视频后,提问学生:“视频中出现了哪些交通安全规则?如果你们遇到类似情况,应该怎么做?”
-学生回答: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教师简要总结。
讲授新课(15分钟)
-核心内容:交通安全规则
-讲解:详细讲解交通信号灯、斑马线、人行横道等交通设施的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
-举例:结合实际案例,如闯红灯、逆行等违法行为,说明违反交通规则可能带来的后果。
-学生互动: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如何安全过马路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情境模拟:组织学生模拟过马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交通安全规则的理解。
巩固练习(10分钟)
-练习活动:发放交通安全知识卡片,让学生根据卡片内容完成相应的练习题。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互相检查练习题答案,并分享解题思路。
-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
课堂提问(5分钟)
-提问环节:教师提出与交通安全相关的问题,如:“如果你看到有人闯红灯,你会怎么做?”
-学生回答:邀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反馈和评价。
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过马路时遇到危险的情况,其他学生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应对各种交通安全问题,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交通安全知识,强调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学生反思: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遵守交通规则,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过程流程环节如下:
1.导入环节(5分钟)
2.讲授新课(15分钟)
-核心内容讲解(5分钟)
-案例分析(5分钟)
-学生互动(5分钟)
3.巩固练习(10分钟)
4.课堂提问(5分钟)
5.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6.课堂小结(5分钟)
总计用时: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意识增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形成自觉遵守安全规则的良好习惯。他们能够识别和防范日常生活中的潜在安全风险,如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安全等。
2.知识掌握: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包括交通信号灯、斑马线、人行横道等交通设施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他们能够理解并遵守交通规则,如不闯红灯、不逆行、不翻越护栏等。
3.应急能力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