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秋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第11课时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2教案苏教版.docx

发布:2025-03-18约1.4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1

第11课时列方程解决稍困难的百分数实际问题(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4页例11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验探究“已知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实际问题解题方法的过程,理解并驾驭相关的数量关系,会列方程进行解答。

2.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思想,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阅历,发展数学思维,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加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列方程解决“已知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难点:分析和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1

1.出示例11。学生读题后,提问:这道题中的哪个条件揭示了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回答后,在题目中圈出“比原安排多20%”这一条件,提问:比原安排多20%,这里的“2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是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的?

提问:假如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可以怎样画?

通过师生对话完成线段图,并让学生在教科书第104页把线段图补充完整。

2.提问:依据线段图,你能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吗?

沟通时,留意提示学生用一个式子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并揭示:原安排培育的棵数+实际比原安排多培育的棵数=实际培育的棵数。

提问:依据题中的数量关系,你认为这道题可以怎样解答?

再问:可以设哪个未知量为x,另一个量可以怎样表示?

谈话:先自己试着列方程解答,并进行检验,再把你的解题过程与同学沟通。

3.反馈:你是怎样列方程解答的?怎样检验的?

4.反思:回顾上面的解题过程,你有哪些体会?你认为要特殊留意哪些问题?

小结:理解题意时,可以画线段图表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时,要抓住题目中揭示数量之间关系的条件,找准单位“1的量,并弄清另一个量和单位“1”的量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答后,要对解题结果进行检验。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把教科书上的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

提问:你是怎样找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的?依据填出的数量关系式,你打算怎样解答这个问题?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下面完成。

小结: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怎样找到题中的数量关系?

2.完成练习十七第7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读一读,说说两道题的条件和问题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独立解答,老师巡察。

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并组织讲评。

比较:这两道题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完成练习十七第8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解答,并组织沟通。

探讨: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列方程解答?两个问题的不同点在哪里?

三、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解决怎样的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你还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决稍困难的百分数实际问题(2)

原安排培育的棵数+比原安排多培育的棵数=实际培育的棵数

解:设原安排培育松树苗x棵。

x+20%x=480

120%x=480

x=400

答:原安排培育松树苗400棵。

【教学反思】

本节课接着学习用方程解决稍困难的“已知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有了上一节课的学习基础,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接受。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基本都会用方程解答这类问题。但是在练习中发觉许多学生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常常出错,缘由在于教学中老师只强调了本课的教学内容,而忽视了对学生计算方面的训练。这种状况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引起老师的留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