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市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大纲.doc
泰州市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大纲
语文科
I.考试依据
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试题若取材于课本,不超出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九年级)(以下简称“教材”)的范围。
II.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积累与运用
(一)知识积累
1.字音、字形
识记3500个常用汉字。重点掌握教材中涉及的生字词的音、形、义;做到读音准确、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2.文学常识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2两项考查内容以教参建议精读的篇目为准。
3.背诵、默写
⑴现代诗文(课本规定的部分):①《
-
2014年江苏泰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doc
泰州市二0一四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汉字是我们华夏民族几年千文化的guī宝,yùn cáng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观
可以辨识事物的形象特点,析 能够领会古人的劳作方式——集形体、声
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汉字,彰显了中华的独特魅力。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2)从两个古汉字中任选一个,用楷书写出对应的简化汉字。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江苏泰州市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历史试题.doc
泰州市二〇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历 史 试 题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每小题1分)C.发动南昌起义 D.成立中华民国
39.1948年底,山东农民唐和恩率领他的支前小车队,
冒风雪,忍饥寒,跋山涉水,日夜奔行。他还用
心地在随身携带的竹棍上刻下了他支前经过的每
一个地方(见图)。据其行程判断,他参加了
A.北伐战争 B.百团大战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40.升旗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心中总会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最早将五星红旗
定为我国国旗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
-
江苏泰州市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历史试题.doc
泰州市二〇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历 史 试 题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每小题1分)C.发动南昌起义 D.成立中华民国
39.1948年底,山东农民唐和恩率领他的支前小车队,
冒风雪,忍饥寒,跋山涉水,日夜奔行。他还用
心地在随身携带的竹棍上刻下了他支前经过的每
一个地方(见图)。据其行程判断,他参加了
A.北伐战争 B.百团大战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40.升旗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心中总会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最早将五星红旗
定为我国国旗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
-
泰州市初中毕业、升统一考试历史试题.doc
泰州市二0一0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历 史 试 题
使用教材:北师大版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
请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请注意: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首诗中赞颂的历史人物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2.贞观初年,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求取佛经精义的唐朝高僧是
A.鉴真 B.
-
2012年江苏省如东县初中化学中考冲刺试卷.doc
2012年江苏省如东县初中化学中考冲刺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Cl—35.5
Ca-40 K—39 F—19
第Ⅰ卷(选择题 共分)
(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排球 B.塑胶跑道 C.钢质单杠 D.尼龙跳绳
2.某试验田的玉米叶色黄,有倒伏现象,你认为应施用的复合肥是
A.CO(NH B.KC C.Ca(O4)2 D.KN3
3.全面、均衡、适量培养的健康饮食行为。 下列各组食物中的是
选项 食物 A 水果、蔬菜 无机盐 B
-
2012年江苏省如东县初中化学中考冲刺试卷.doc
2012年江苏省如东县初中化学中考冲刺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Cl—35.5
Ca-40 K—39 F—19
第Ⅰ卷(选择题 共分)
(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排球 B.塑胶跑道 C.钢质单杠 D.尼龙跳绳
2.某试验田的玉米叶色黄,有倒伏现象,你认为应施用的复合肥是
A.CO(NH B.KC C.Ca(O4)2 D.KN3
3.全面、均衡、适量培养的健康饮食行为。 下列各组食物中的是
选项 食物 A 水果、蔬菜 无机盐
-
2012年江苏省如东县初中化学中考冲刺试题.doc
2012年江苏省如东县初中化学中考冲刺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Cl—35.5
Ca-40 K—39 F—19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校园运动设施或器材中,没有用到合成材料的是
A.排球 B.塑胶跑道 C.钢质单杠 D.尼龙跳绳
2.某试验田的玉米叶色淡黄,有倒伏现象,你认为应施用的复合肥是
A.CO(NH2)2 B.KCl C.Ca(H2PO4)2 D.KNO3
3.“全面、均
-
2012年江苏省如东县初中化学中考冲刺试.doc
2012年江苏省如东县初中化学中考冲刺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Cl—35.5
Ca-40 K—39 F—19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校园运动设施或器材中,没有用到合成材料的是
A.排球 B.塑胶跑道 C.钢质单杠 D.尼龙跳绳
2.某试验田的玉米叶色淡黄,有倒伏现象,你认为应施用的复合肥是
A.CO(NH2)2 B.KCl C.Ca(H2PO4)2 D.KNO3
3.“全面、均
-
中考议论文阅读之一论点论的思路.ppt
;;;;;;;;;;;;;;;;;;;;
-
专题01 议论文论点-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议论文阅读 (解析版).docx
专题01 议论文论点(解析版)
【考点穿透】
【题型问法】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3.本文讲述了什么(哪些)道理?
【题型分析】
1.论点:就是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和看法,是文章的灵魂。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2.中心论点的位置:标题、开头、结尾(1)标题(议论文的标题不是表明论点就是点明论题,论题只揭示议论的范围,论点是作者的见解和主张)。
(2)开头第一句话(有时是作者自己的话,有时引用名言)。
(3)叙述现象后稍加分析提出论点。
(4)摆出对方错误观点,分析否定后提
-
专题01 议论文论点-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议论文阅读(解析版).doc
专题01 议论文论点(解析版)
考点穿透
【题型问法】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3.本文讲述了什么(哪些)道理?
【题型分析】
1.论点:就是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和看法,是文章的灵魂。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2.中心论点的位置:标题、开头、结尾(1)标题(议论文的标题不是表明论点就是点明论题,论题只揭示议论的范围,论点是作者的见解和主张)。
(2)开头第一句话(有时是作者自己的话,有时引用名言)。
(3)叙述现象后稍加分析提出论点。
(4)摆出对方错误观点,分析否定后提出
-
专题01 议论文论点-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议论文阅读 (原卷版).docx
专题01 议论文论点(原卷版)
【考点穿透】
【题型问法】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3.本文讲述了什么(哪些)道理?
【题型分析】
1.论点:就是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和看法,是文章的灵魂。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2.中心论点的位置:标题、开头、结尾(1)标题(议论文的标题不是表明论点就是点明论题,论题只揭示议论的范围,论点是作者的见解和主张)。
(2)开头第一句话(有时是作者自己的话,有时引用名言)。
(3)叙述现象后稍加分析提出论点。
(4)摆出对方错误观点,分析否定后提
-
专题01议论文论点-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议论文阅读(原卷版+解析)2.docx
专题01议论文论点(原卷版)
【考点穿透】
【题型问法】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3.本文讲述了什么(哪些)道理?
【题型分析】
1.论点:就是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和看法,是文章的灵魂。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2.中心论点的位置:标题、开头、结尾(1)标题(议论文的标题不是表明论点就是点明论题,论题只揭示议论的范围,论点是作者的见解和主张)。
(2)开头第一句话(有时是作者自己的话,有时引用名言)。
(3)叙述现象后稍加分析提出论点。
(4)摆出对方错误观点,分析否定后提
-
中考语文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三议论文阅读第18讲整体感知与论点归纳复习讲义.ppt
* *
-
中考语文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三议论文阅读第18讲整体感知与论点归纳复习课件.ppt
* *
-
2019年中考语文 第四部分 现代文阅读(三)议论文阅读 第18讲 整体感知与论点归纳复习.ppt
* *
-
2年中考语文 第四部分 现代文阅读(三)议论文阅读 第18讲 整体感知与论点归纳复习.ppt
* *
-
2019年中考语文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三)议论文阅读第18讲整体感知与论点归纳复习课件.ppt
* *
-
(北京专版)2014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议论文阅读 归纳中心论点,理清论课件(京考解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随堂演练).ppt
板块三 议论文阅读 第20课时 方 法 总 结 方 法 总 结 随 堂 演 练 随 堂 演 练 真 题 例 析 真 题 例 析 京 考 解 读 京 考 解 读 知 识 链 接 知 识 链 接 “归纳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是北京中考议论文阅读的第一个基本要求,2013年中考说明要求考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也就是说阅读议论文首先要能区分论点和论据,这一考点的题型一般分为理解寻找概括观点题型和分析辨识概括材料题型。文章中引用的道理,列举的事实、数据、图表等,都是为证明观点服务的。考生要发现文章内容间的联系,理解议论文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