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pptx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1.陈大明和李小玲平均每天零用钱是20元,已知陈大明每天的零用钱是22元,那么李小玲每天的零用钱是多少元?陈大明李小玲
还记得怎样计算平均数吗?先计算一组数的总和,再除以这组数的个数,所得的结果便是平均数。如何用数量关系式表示?总数÷份数=平均数总数=份数×平均数份数=总数÷平均数
陈大明和李小玲平均每天零用钱是20元,已知陈大明每天的零用钱是22元,那么李小玲每天的零用钱是多少元?(陈大明每天的零用钱+李小玲每天的零用钱)×20(份数)(平均数)总数=份数×平均数份数是2份(因为是2个人),平均数是20,因此两人总共有的零用钱=2×20=40(元)
还记得加数的数量关系式
-
第三讲 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pdf
第三讲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
一、什么叫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即用方差作为统计量对试验结
进行统计分析。
作用:检验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
•在前面讲了两个样本平均数差异
显著性检验,所用的一般为t检验。
•t检验可判断两组数据平均数的差
异显著性。
•而方差分析可以同时判断多组数
据平均数(样本N3)之间的差异显著性。
当然,在多组数据的平均数之间做比较
时,可以在平均数的所有对之间做t检验。但
这样做会提高工作量和显著水平的概率,因
而是不可取的。
例如,我们打算用一对一对地比较的方法
检验5个平均数之间的相等性
共需检验C52=5(5・l)/2=10对
检验10个平均数之间的相等性
共需检验C
-
第6讲 多因素方差分析与多因素实验设计.pdf
多因素方差分析与多因素实验设计
一.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操作步骤
二.多因素方差分析必须具备的条件
三.多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类型
利用SPSS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
五.在SPSS中实现事后多重比较和简单
效应检验
一、方差分析的操作步骤
1.收集资料,建立原始数据表;
2.根据研究需要,将总变异分解为若干不同来源的变异,计
算各种不同来源的变异;
3.计算各种变异的自由度(df)、均方差(MS);
4.进行F检验;
5.列出方差分析表;
6.当F值达到显著水平,且分组数大于2时,对各组平均数的
差异做进一步的比较(S-N-Kq检验、LSDt检验等事后多
重比较、简单效应检验等);
7.根据方差分析表
-
SPSS统计分析软件应用 SPSS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pdf
SPSS统计分析软件应用
一、SPSS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
(-)基本原理
单因素方差分析也即一维方差分析,是检验由单一因素影响的多
组样本某因变量的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的问题,如各组之间有显著差
异,说明这个因素(分类变量)对因变量是有显著影响的,因素的不
同水平会影响到因变量的取值。
(-)实验工具
SPSSforWindows
(三)试验方法
例:某灯泡厂用四种不同配料方案制成的灯丝(filament),生产
了四批灯泡。在每批灯泡中随机地抽取若干个灯泡测其使用寿命(单
位:小时hours),数据列于下表,现在想知道,对于这四种灯丝生产
的灯泡,其使用寿命有无显著
-
SPSS 单因素方差分析.pdf
单因素方差分析
内容提要
e方差分析入门
«单因素方差分析
®均数两两比较的方法
e趋势检验
小结
方差分析入门
前面提到的有关统计推断的方法,如单样本、两样本t检验
等,其所涉及的对象千变万化,但归根结底都可以视为两
组间的比较,如果是有一组的总体均数已知,则为单样本t
检验,如果两组都只有样本信息,则为两样本t检验。但是
如果遇到以下情形,该如何处理?
方差分析入门
案例对于大学新生的入学成绩,可以通过方检验来考察
男女学生间的入学成绩是否有差异?但要是想知道来自
于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省份的学生,其入学成绩
是否有差异,那么是否可以用6次方检验来达成目的?
方差分析入门
在以上例子中
-
讲座面孔概率课程lecprob.pdf
11/26/2013
Skinclassificationtechniques
Skinclassifier
•GivenX=(R,G,B):howtodetermineifitisskinornot?
•Nearestneighbor
–find
-
统计学课件-ch9-相关与回归分析.ppt
统计学
Statistics;*;学习目标;*;*;*;*;*;*;*;*;*;*;*;*;*;*;*;*;*;*;*;*;*;*;*;*;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关系;2.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联系
(1)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根底和前提。如果缺少相关分析,没有从定性上说明现象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及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就无法进行回归分析。
(2)回归分析是相关分析的深入和继续。仅仅说明现象间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是不够的,只有进行回归分析,拟合回归方程,才可能进行深入分析和回归预测,相关分析才有实际应用价值。;回归模型的类型;*;*;*;*;*;*;*;*;*;*;*;*;*;*;*;*;*;*;或者根据
-
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ppt
第六章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结构体系;第一节统计量与抽样分布;一、统计量的概念;设是从总体X中抽取的容量为n的样本,如果由此样本构造一个函数,不依赖于任何未知参数,那么称是一个统计量——统计量是样本的函数。
当获得样本的一组具体观测值时,代入T,计算出的数值,就获得一个具体的统计量的值。;总体X;二、常用统计量;;三、抽样分布;为了更好的理解抽样分布,举例:;统计量的值;样本均值的频数〔频率〕分布表;依据样本均值的频数〔频率〕资料,编制频数〔频率〕分布图,即样本均值统计量的抽样分布;第二节由正态分布导出的分布;正态
分布;正态分布函数的性质;1.概率密度函数在x轴的上方,即f(x)0
2.正态曲
-
SAS数据分析实验报告.docx
数理与土木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统计软件SPSS、SAS及实践》
实验名称
SAS数据分析实验报告
系别
数据科学系
UN2758
UN2758
学号
·
班级
·
实验地点
HE103
实验日期
·
实验时数
4
指导教师
袁鹏
同组其他成员
无
成绩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SAS系统的根本知识及操作方法。
2.学会运用SAS系统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熟练掌握SAS数据集的建立及SAS语句。
二、实验环境及相关情况〔包含使用软件、实验设备等〕
SAS、Word、Excel软件
三、实验内容
1、以下的数据和对应的变量分为:
1)Account_ID;2)Revenue;3
-
SAS讲义-第三十七课典型相关分析.doc
典型相关分析
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CorrelationAnalysis〕是研究两组变量间相关关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能够揭示两组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真正反映两组变量间的线性相关情况。
典型相关分析
我们研究过两个随机变量间的相关,它们可以用相关系数表示。然而,在实际问题中常常会遇到要研究两组随机变量间和的相关关系。和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它们的线性函数可能存在密切的关系,这种密切的关系能反映和之间的相关关系。因此就要找出的一个线性组合及的一个线性组合,希望找到的和之间有最大可能的相关系数,以充分反映两组变量间的关系。这样就把研究两组随机变量间相关关系的问题转化为研究两个随机
-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ppt
第三章数据资料整理;本章主要内容;本章学习目标……;3.1数据整理的根本问题;香港的资本市场
;3.1数据整理的根本问题;统计整理的步骤;统计整理的步骤;统计整理的步骤;统计整理的步骤;统计整理的步骤;统计整理的步骤;3.2统计分组;统计分组的意义;3.2.2统计分组的作用;3.2.2统计分组的作用;统计分组的作用;统计分组的方法;分组标志;分组方式;简单分组;复合分组及分组体系;品质标志分组和数量标志分组;3.3分配数列;分配数列;3.3.1分配数列;分配数列;分配数列;分配数列;分配数列;分配数列;分配数列;分配数列;分配数列;分配数列;分配数列;分配数列;3.3.2组距数列的编制;3.3
-
教师学生期20145时段概率.pdf
教育学科导学案
:学生:日期:2014年5月日时段:
课题概率
一、本次授课目
的及考点分析:概率计算(8%左右)
二、本次课的
内容:概率
教学过程
-
统计抽样推断.ppt
总体平均数的区间估计表达式其中,为极限误差第63页,共10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步骤⒈计算样本平均数;⒉搜集总体方差的经验数据;或计算样本方差,即总体平均数的区间估计第64页,共10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步骤⒊计算抽样平均误差:重复抽样时:不重复抽样时:总体平均数的区间估计第65页,共10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步骤⒋计算抽样极限误差:⒌确定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总体平均数的区间估计第66页,共10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例1】对一批产品随机抽取100件,测量其长度的平均长度为10cm,标准差为0.5cm,试以95.45%的概率估计该批产品平均长度
-
数据分析统计PPT模板.pptx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数据分析统计PPT模板
汇报人:
目录
PPT模板的设计
壹
PPT模板的功能
贰
PPT模板的使用场景
叁
PPT模板的优势
肆
PPT模板的制作技巧
伍
壹
PPT模板的设计
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强调信息的清晰传达,避免过多复杂装饰,确保观众快速理解。
简洁明了
合理运用颜色、形状和布局引导观众视线,突出关键数据和分析结果。
视觉引导
设计时考虑用户操作便捷性,如一键式图表更新、智能数据导入等,提升用户体验。
用户友好性
色彩搭配原则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使用对比色可以突出重点,而和谐的色彩搭配则能保持整体视觉的舒适度。
色彩的统一性
整个PPT模板中应保持色彩的统一性,避
-
正态分布ppt精品课件.pptx
正态分布ppt精品课件汇报人:
目录01正态分布基础02正态分布的数学表达03正态分布的应用04PPT制作技巧05案例分析
正态分布基础01
定义与概念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数学表达式涉及均值和标准差两个参数。正态分布的数学定义正态分布具有对称性,其图形呈现为钟形曲线,均值、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相等。正态分布的性质
历史背景高斯在19世纪初提出正态分布,用于误差分析,奠定了其在统计学中的重要地位。高斯的贡献中心极限定理的发现揭示了正态分布的普遍性,即大量独立随机变量之和趋近于正态分布。中心极限定理的发现拉普拉斯在1812年将正态分布推广至更广泛的应用,如天文学和物理学。拉普拉斯的推广
正态
-
七单元扇形统计图课时对比.pdf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
第3统计图对比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长处,
知道各类统计图表的主要区别,能灵活选用合适的统计图表来对相关
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2.能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
够正确的解释统计结果,并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3.增加学习数学的。
教学重点:
知道各类统计图表的主要区别,能灵活选用合适的统计图
-
控制变量的含义和应用.ppt
控制变量的含义和应用第1页,共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今天,让我们来学习——控制变量法第2页,共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前言第3页,共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Q1:控制变量法是什么呢?第4页,共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Q2:如何用控制变量法解决问题呢?第5页,共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解决完以上两个问题,让我们进入应用环节——【例一】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第6页,共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第7页,共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例二】证明固体也能传声。第8页,共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
试验五用dps进行方差分析一.ppt
第1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单向分组资料的方差分析此类资料由完全随机试验获得步骤:输入数据(以行为样本或处理,一行一个处理)-------定义数据块-------从菜单中找到“试验统计”-------选择“完全随机设计”-------“单因素试验统计分析”-------点击确定,得到结果。第2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例:某公司对新销售人员进行不同的销售培训。为了比较培训课程的有效性,随机选择了三组销售人员,每组五人,一组接受A课程训练,一组接受B课程训练,另一组C不接受任何训练。当前两组的训练课程结束时,收集训练后两个星期内各组销售人员的销售记录,进行
-
统计学课程设计模版.pdf
1□□□□□□□□□□小四号字…………………1
1.1□□□□□□□□□□□□□□□□………………2
1.2□□□□□□□□□□□□□□□…………………3
2□□□□□□□□□□…………………8
2.1□□□□………………8
2.2□□□□□□□□□□□□□□□□……………13
。。。
3□□□□□□□□□□□□□□□□……………32
章号、名为宋体、三号、加粗、齐左端,行间距为多倍行
距设为“1.25倍”
□□□□□□
□□□□□□□□□□□□□□□□□□□□□□□□□□□□□□□□
□□□□□□□□□□□□□□□□□□□□□□□□□□□□□□□□□□
□□□□□□□□□节号、名为宋体、号、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期望E(X)分析解析.pptx
第四章随机变量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与相关系数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第1页
数学期望引例MathematicalExpectation比如:某7人高数成绩为90,85,85,80,80,75,60,则他们平均成绩为以频率为权重加权平均第2页
数学期望E(X)MathematicalExpectation定义设离散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为离散型随机变量随机变量X数学期望,记作E(X),即第3页
XP41/451/261/4数学期望计算已知随机变量X分布律:例求数学期望E(X)解第4页
连续型随机变量数学期望E(X)连续型随机变量定义设连续型随机变量X概率密度为f(x),则即第5页
数学期望计算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