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史及经济制度发展相关知识测试试卷.docx
党史及经济制度发展相关知识测试试卷
1.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独立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正确答案)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
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正确答案)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指()。
A.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
B.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领导
C.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斗争(正确答案)
D.“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再请客”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明确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上来。
A.全面深化改革
-
祖国的历史沿革.pptx
祖国的历史沿革
制作人:张无忌
时间:XX年X月
目录
第1章祖国的历史沿革简介
第2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第3章中国近现代历史重要事件
第4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第5章第16章祖国历史沿革的总结
01
祖国的历史沿革简介
历史的深度与广度
中国的历史沿革不仅包含了夏商周的封建制度,秦汉的统一和扩张,还有南北朝的多元文化,隋唐的繁荣,以及宋元明清的持续发展。这些历史阶段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层次,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结构、思想观念和文化艺术。
中国古代历史的里程碑
封建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夏、商、周
统一和扩张的开国气象
秦、汉
分裂与融合的历史阶段
三国、两晋、南北朝
繁荣与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
隋
-
中国古代历史.pptx
中国古代历史制作人:张无忌时间:2024年X月X日
目录第1章中国古代史的概述第2章先秦时期第3章秦汉时期
01中国古代史的概述
中国古代史的定义古代史的时间范围涵盖了夏、商、周、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艺术、宗教等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史的阶段特征诸侯割据、百家争鸣先秦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秦汉时期民族大融合、佛教传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强盛、文化繁荣隋唐时期
中国古代史的重要事件从夏商周的更迭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再到秦朝的统一六国,汉朝的繁荣,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治动荡,隋唐的盛世,五代十国的文化繁荣,宋
-
中国历史年代时间表.doc
中国历史年代时间表
历史
社会
朝代
起止年代(年)
重要事件、人物
创立人
都城
中
国
古
代
史
原始
社会
黄帝
尧舜禹
约170万-约前2070
史前
炎帝|黄帝
尧|舜|禹
/
奴
隶
社
会
夏朝
前2070-前1600
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少康中兴、二里头文化、原始文字
启
安邑
商朝
前1600-前1046
盘庚迁殷、武丁中兴、文字接近成熟
汤
亳→殷
周
朝
西周
前1047-前771
国人暴动、共和行政、锋火戏诸侯
姬发
镐
东周
前770-前256
平王迁都洛邑
姬宜臼
洛邑
春秋
前770-前476
春秋五霸、弭兵运动、新兴地主阶级
/
洛邑
战国
-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朱绍侯版教材].doc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第一局部远古社会与夏商周
一、名词解释
1、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野蛮时代:中国古代文献,诸如《尚书》、《史记》所记载的中国古代最古老的王朝乃是夏朝,夏朝之前,便是我们常说的远古时代。它包括了中国人类从动物界脱离出来,以至于进入文明社会的漫常年代。历史学者们将之化为原始群时期和氏族公社时期,而考古学上那么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所谓旧石器时代,即是说打制石器的时代,原始群时期和氏族公社早期皆属于旧石器时代。所谓新石器时代,即是说磨制石器的时代,这包括了氏族公社的开展、繁荣时期,直到青铜时代开始前的铜石并用时代。新石器时代始于约距今一万年左右,一直延续到约距今4千年左
-
西周的分封制.ppt
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夏朝的兴衰;“禹传启,家天下”;;——“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矣。”;;商朝的兴衰;商的兴起;盘庚迁殷;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有炮烙之法。
——《史记》;;三、西周的兴亡;武王伐纣;牧野之战;1、西周的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为了稳固西周的统治;1、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2、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从天子作战。;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1、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2、向天子交纳贡品;3、平时镇守疆
-
庆祝建党104周年(1921-2025)课件.ppt
***************************************************都要从群众利益出发,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群众服务群众路线一直是中国红产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工作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传承“一切为了群众,主讲:××时间:20252025年第三季度专题党课PPT一切依靠群众”的优良传统,不断同基层干部和老百姓拉近距离、增进感情。一、敢于坚持真理务必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坚持弘扬担当精神,做到在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对工作恪尽职守,前言PREFACE在困难面前勇于攻
-
中国近代史学习心得体会.docx
中国近代史学习心得体会
第一章中国近代史学习的心路历程
1.选择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初衷
在学习中国近代史之前,我对历史的了解仅限于教科书上的寥寥数语。然而,随着年纪的增长,我意识到了解历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悲欢离合、波澜壮阔的历史,它记录了我国从封建社会走向近代化的历程。正是出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我选择了学习中国近代史。
2.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
在学习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首先,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跨度较大,涉及的事件繁多,人物关系复杂,让我难以把握。其次,近代史上的许多事件和人物在教科书上并未详细阐述,需要我自己查阅大量资料。此外,近代史上的许多事件
-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课件(共23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导入新课;七下历史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学习目标;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任务一:通过填写表格,分析材料,观看视频,准确说出明朝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改革在推动社会发展上的重要作用。;任务一:通过填写表格,分析材料,观看视频,准确说出明朝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改革在推动社会发展上的重要作用。;任务一:通过填写表格,分析材料,观看视频,准确说出明朝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改革在推动社会发展上的重要作用。;任务一:通过填写表格,分析材料,观看视频,准确说出明朝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改革在推动社会发展上的
-
唐宋经世史学发展及其历史意义研究.docx
唐宋经世史学发展及其历史意义研究
目录
一、内容简述...............................................2
1.1经世史学的起源与发展...................................3
1.2唐宋时期的历史背景.....................................4
1.3研究的意义与价值.......................................5
二、唐宋经世史学的发展脉络.................................6
2.1唐代经世史学的兴起............
-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含音频+视频).pptx
观隋朝吟宋:邵雍始谋当日已非臧,又更相承或自戕。蚁蝼人民贪土地,泥沙金帛悦姬姜。征辽意思縻荒服,泛汴情怀厌未央。三十六年都扫地,不然天下未归唐。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课标要求:通过了解隋朝的兴亡、知道隋朝速亡的原因;了解科举制度创建、大运河开通、等史事,从制度、经济等方面认识隋王朝在重要地位;
隋隋隋隋隋581年589年605-611年618年建立统一修大运河灭亡理兴亡历程共经历年37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其兴也勃
东汉魏蜀吴西晋十六国魏东晋宋齐梁陈东魏西魏北齐北周252202212222802663044395
-
晚清民初“文明”和“文化”概念的历史形成及其社会影响.docx
晚清民初“文明”和“文化”概念的历史形成及其社会影响
目录
一、内容概述...............................................4
1.1研究背景与意义.........................................4
1.1.1历史分期与概念界定...................................6
1.1.2学术研究现状.........................................8
1.1.3研究价值与目标.......................................8
1.2研
-
昆明历史沿革.pptx
一种城市旳历史、现状和将来;;城市发展轨迹;昆明城址变迁
早在3万年前旳旧石器时代,滇池东岸就有远古人类繁衍生息。
公元前三世纪,楚将庄蹺率二万将士入滇,“变服从俗”,并在滇池地域建立了统一国家。
公元前123年汉武帝派郭昌以兵威服滇王,建立益州郡,郡治所滇池县(今晋城)。
从唐初开始,滇池流域旳开发旳重心逐渐转向滇池北岸。唐永泰元年(765年),地方政权南诏国在今城区范围内筑拓东城,成为南诏东都,后改称鄯阐城,实际上就是南诏国旳陪都,大理国亦如此,这段历史长达490年。;昆明城址变迁
元代至元十一年,改鄯阐城为中庆路,成为行省府城。自此,昆明成为云南省旳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首任平章政事赛典
-
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docx
《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
前言
联合国《21世纪议程》指出: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根本组成局部,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进展的贵重财宝。
1994年11月16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标志着现代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建立,为全球海洋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进展奠定了国际海洋法律根底。1990年第45届联合国大会做出决议,敦促世界各国把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列为国家的进展战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进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把海洋作为重要的组成局部之一。
中国政府依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进展大会的精神,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
-
隋朝统一与灭亡解析.pptx
隋朝统一与灭亡解析;目录;隋朝的建立;开国皇帝杨坚;隋朝的建立背景;隋朝的统一过程;南北朝末期形势;统一战争的策略;统一后的政策调整;对外战争与边疆稳定;隋朝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体制;地方行政管理;法律与科举制度;官僚体系与监察;隋朝的文化成就;文学艺术的繁荣;科技与工程创新;宗教与哲学思想;文化交流与影响;隋朝的衰落原因;皇权的过度集中;官僚体系的腐败;民众负担与起义;外患与内乱;隋朝的灭亡过程;隋炀帝的暴政;农民起义的爆发;隋朝的最后岁月;唐朝的兴起与替代;参考资料(一);隋朝统一的原因;隋朝统一的原因;隋朝统一的原因;隋朝灭亡的根源;隋朝灭亡的根源;隋朝灭亡的根源;隋朝的历史意义;隋朝的
-
第18课+清朝的边疆治理(课件)-【精彩课堂】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统编版2024).pptx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8课清朝的边疆治理;
1、通过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再现他的英雄壮举;通过达赖、班禅金印实物图,金奔巴瓶的实物插图和五世达赖觐见顺治图,再现册封制度形成的史实;通过《平定准噶尔图》和评定大小和卓叛乱图佐证这两件史事的真实性。(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2、通过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的史实叙述,让学生认识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通过清廷对西藏的有效管辖和巩固西北边疆的学习,认识新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离的领土。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学习郑成功收复台湾,打击西方侵略势力,维护了祖国统一的精;
收台湾,设府
-
微党课讲稿专题党课精选10篇.docx
下载原文可修改文字和底色颜色查看原文
微党课讲稿专题党课精选10篇
通过深入学习党课,我不断提升自己的党性和觉悟,坚定信念,恪守职业道德底线,勤勉尽职。只有深入学习党课,我们才能不辱使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决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于微党课讲稿2024专题党课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微党课讲稿专题党课
奔赴山海永不变色
大家好,我是____县驻____市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____,我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奔赴山海,永不变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
-
康熙五十五年.pdf
康熙五十五年(1716)九月二十八日,广东巡抚杨琳上奏折:广东人潘淳能烧法
蓝物件,奴才业经具折奏明,今又查有能烧法蓝杨士奇一名,验其技艺,较之潘
淳次等,亦可相帮潘淳制造。奴才并捐给安家盘费,于九月二十六日,
法蓝匠二名、徒弟二名,俱随乌林大、李秉忠起程赴京讫。再、奴才觅有法蓝表、
金刚石戒指、法蓝铜片画、仪器、洋法蓝料、并潘淳所制法桃红颜色的金子掺红
铜料等件,交李秉忠代进。尚有已打成底子未画、未烧金钮杯,亦交李秉忠收带,
预备到日便于试验。
刘子芬在《竹园陶说》中说道:“清代中叶,海舶云集,商务繁盛,欧土重华瓷,
我国商人投其所好,乃于景德镇烧造白瓷,运至粤垣,另雇画工,仿照西洋画法,
-
第五单元 中华文明的嬗变与高峰——辽宋夏金元时期 大题练(含解析)202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习.pdf
大题练(五)中华文明的嬗变与高峰——辽宋夏金元时期
(分值:54分)
1.(2025·江苏南京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地图上画长城现在已经无法确知,我们今天可以
看到的最早标有长城的地图是宋代的。学者研究发现宋代并不是一个修筑长城和
利用长城进行军事防御的朝代,但宋人却认真地在许多全国性舆图上都画上了长
城。今天苏州碑刻博物馆藏有一块宋代图碑,上刻《地理图》一幅,图中就有长
城。值得注意的是图下部的跋文说道:“中原土壤北属幽燕以长城为境,旧矣。
至五代时,石敬瑭弃十六州之地以赂契丹,而幽蓟朔易之境不复为吾有者三百余
年。”长城虽不是边境,但长城的意义
-
人文素质基础第4章科举文化.ppt
第四章科举文化科举文化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征辟制也存在着种种弊端。科举文化二、科举制度起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隋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科举文化三、科举制度完备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常科:是每年举行的分科考试。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