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说课稿新人教版.docx
青铜器与甲骨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是一堂专门的文化史课,着重为学生介绍了商文化的典型代表甲骨文和青铜器。本课是学生了解甲骨文和和青铜器,认识商文化的最重要的一课。只有认真学好本课,学生才能比较全面地认识商朝。同时本课也是本学期的第一堂专门的文化史课,学好它,对于学好以后的文化史课会有一定的帮助。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明白甲骨文、金文的含义,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学习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通过对司母戊鼎等青铜器的铸造过程或用途的想像培养自己的历史想像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甲骨文一一汉字,汉字一一甲骨文
-
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后练习题新人教版.docx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下列青铜器中哪件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惴*tW
A B C D
.先秦时代的青铜器是哪三种金属的合金( )
A.铜、铁、锡B.
A.铜、铁、锡
B.金、银、铜C.铜、锡、铅
D.铁、锡、铅
.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很多地方出现了铜器。距今4000多年的甘肃出土了铜镜
C.二里头遗址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我国古代也有许多有关鼎的成语。请问成语“问鼎中原”中的“鼎”有什么象征意义()
.鼎在我国古代主要的主要作用是用于()
.《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种鼎之齐。”这反映了( )
A.治病的一
-
202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x
202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说课稿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说课稿新人教版
教材分析
《202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是人教版新人教版历史课程。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夏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和甲骨文,通过学习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和甲骨文,让学生感受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本课教材内容丰富,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的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本节课主要内容包含:
1.青铜器的出现背景、发展历程及其在夏商周时期的重要性。
2.夏商周时期的青铜文明特点及其影响。
3.甲骨文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字发展史上的地位。
4.学生通过观察青铜器图片、甲骨文样本,了解夏商周时期的文化特点。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通过观察青铜器图片、甲骨文样本,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夏商周时
-
2024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和甲骨文说课稿1 新人教版.docx
2024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说课稿1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选自《2024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中的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主要内容包括: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种类和用途;甲骨文的发现、特点和意义。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青铜文化和文字的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通过分析青铜器和甲骨文,提升学生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新人教版.doc
Page1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青铜器的超群工艺
1.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我国的甘肃、青海、陕西、河南、山西、山东、辽宁、安徽等地就出现了铜器,如距今4000多年的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铜镜。
2.用途:商朝以后,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更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其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3.工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超群。铸造技术采纳“泥范铸造法”,如闻名的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
-
2024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和甲骨文说课稿2 新人教版.docx
2024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说课稿2新人教版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在于通过学习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夏商周时期的文化成就,认识早期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的历史背景。同时,通过分析青铜器和甲骨文的演变过程,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本节课内容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紧密相连,旨在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了解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发展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掌握甲骨文的起源、特点及其在中国古代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培优练习 新.pdf
《青铜器与甲骨文》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
1.2011年3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将馆藏青铜国宝“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
该鼎建造的时代以及它内部的文字应该是()
A.商代,甲骨文B.商代,金文C.两周,甲骨文D.两周,金文
2.2017年12月2日深圳街头出现了首辆无人驾驶的公交车,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在不
断提升。结合所学知识排列以下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
①陶器②铁器③石器④青铜器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D.④②③①
3.下列关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残片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是文字的雏形②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③今天的汉字是由它发展来的④是研究商朝历
史的珍贵资料⑤在清朝末年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说课稿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本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和甲骨文,了解早期国家的文明成就,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和文化自信。通过分析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到文字的演变过程,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本课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包括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思维和历史情怀。学生将通过观察和分析青铜器和甲骨文,提升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通过解读文物背后的历史信息,培
-
2024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和甲骨文说课稿1 新人教版.docx
2024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说课稿1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说课稿1新人教版
教材分析
“2024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说课稿1新人教版”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夏商周时期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相关知识。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青铜器的发展历程、艺术特色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掌握甲骨文的基本概念、
-
202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x
202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说课稿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课以“青铜器与甲骨文”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夏商周时期的社会变革。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解析、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青铜器与甲骨文的独特魅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学过程中,注重与课本内容相结合,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念,理解青铜器与甲骨文在夏商周时期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感受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增强审美判断与鉴赏能力,通过观察青铜器与甲骨文的艺术特征,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鉴赏力;发展
-
2024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二次鸦片战争》(任务型教学设计).pdf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①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重要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
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②运用图文史料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③通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等,认识到落后家要挨打。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
中国古代史与中学历史教学.doc
中国古代史与中学历史教学
中国古代“海禁”政策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海禁”政策/闭关锁国等名词的意义,借助于历史文献材料深入理解明清“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的实施原因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及借助历史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明清海禁政策演变的原因,以及“海禁”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理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反映了明清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时代特征。通过与同时代的西方相比,得出这些政策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是中国近
-
中学历史 中国古代史 练习题(含答案).doc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通史整合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
政治
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以早期国家出现为重要标志,逐步形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各国纷纷改革变法,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开始出现
经济
早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逐渐产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发展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也从井田制发展为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思想文化
科技与文艺成就突出,如甲骨文的成熟,青铜艺术、天文历法、医学等水平高超,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百
-
中国古代史_中国古代史.ppt
中国古代史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第一章 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是人类的第一个社会形态。迄今所知,我国的原始社会约有二百多万年的历史。这是一个没有阶级的公有制社会,这个时期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的物质生活资料极端贫乏,历史发展进程非常缓慢。 第一节 中国历史的开端 中国猿人的活动遗存 猿人的体质特征 工具的制造和火的使用 血缘家族 早期智人的活动遗存 工具的改进和人工取火 氏族的萌芽 人类进化历程 北京人的生活 屈家岭文化瓮棺葬遗址 第三节 父系氏族公社与原始社会的解体 锄耕农业的发达 轮制陶器与冶铜术的出现 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 私有财产和贫
-
中国古代史课件.pptx
中国古代史课件;目录;引言;;;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考证、考古发掘、田野调查等多种手段,其中文献考证是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原始社会阶段;;;;;奴隶社会阶段;;;礼乐制度;;封建社会阶段概述;;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发生了很多重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封建社会形成与初步发展阶段;;;;;专题研究:重要历史人物与事件;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传说中创建了中华文明的基础,制定了礼仪制度,发展了农业、制陶、纺织等技术。;;;四大发明及其影响;结论与展望;促进了社会进步与发展;;;THANKS
-
中国古代史课件.pptx
第一章漫長的遠古時代中國境內的遠古人類新石器時代中國境內的遠古人類遠古時代:即文明社會誕生之前的史前社會階段。我國舊石器時代遺址分佈廣泛。新石器時代(1萬年前——4000年前)陶器製造業、農業的出現,居民村落的普及,氏族制度的形成,是新石器時代的主要特點。早期中期晚期裴李崗文化仰紹文化龍山文化磁山文化馬家窯文化紅山文化河姆渡、馬家浜、崧澤、良渚文化屈家嶺文化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裴李崗文化(約7000年前)20世紀70年代發現於河南新鄭裴李崗石磨盤裴李崗文化河南舞陽縣賈湖遺址出土石鐮裴李崗文化河南郟縣水泉遺址出土骨笛裴李崗文化河南舞陽縣賈湖遺址出土刻符龜甲裴李崗文化河南舞陽縣賈湖遺址出土新石器時代
-
《中国古代史》课件.ppt
课程概述与学习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主要发展阶段,从远古时代到晚清,掌握各个历史时期重要的人物、事件、制度、文化。
时间线:中国历史的主要朝代1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2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3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4东周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56年5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6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7三国公元220年-公元280年8晋朝公元265年-公元420年9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10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11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12五代十国公元907年-公元960年13宋朝公元960年-公元
-
中国古代史课件.pptx
第一章 中国的原始社会(约200万年前——约公元前21世纪) 原始社会是人类的第一个社会形态。迄今所知,我国的原始社会约有一百七八十万年历史。中国原始社会是中国历史的起点。 大量的考古资料表明:我国有分布广泛、内容丰富的原始文化遗存。从这些文化遗存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大地上人类的起源,原始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以及原始人类所创造的远古文明,从而掌握我国原始社会发生、发展和解体的规律。
原始社会的几种时代划分
原始社会的几种时代划分
第一节 中国历史的开端一、猿人及其生活森林古猿腊玛古猿
一、猿人及其生活 距今300万年以后,世界一些地区的古猿学会了制造
-
《中国古代史》课件.pptx
汇报人:PPT;目录;单击此处
添加章节标题;中国古代史概述;历史背景;古代史分期;重要事件;夏商周时期;夏朝建立和发展;商朝的兴衰;周朝的制度和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七雄争霸;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和建设;汉朝的政治和文化;汉武帝的改革和对外扩张;三国至唐朝时期;三国时期的分裂和统一;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隋唐时期的繁荣和文化交流;宋元明清时期;宋朝的政治和文化发展;元朝的统一和民族融合;明朝的制度和文化繁荣;清朝的兴衰和对外关系;中国古代史总结与思考;中国古代史的成就和贡献;中国古代史的局限和不足;对中国古代史的思考和启示;汇报人: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