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金针菇.docx
ICSCCS
65.020.20B05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950—2025代替DB14/T950-2014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金针菇
2025-04-18发布2025-07-18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4/T950—2025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生产厂房 1
5设施设备 2
6菌种生产 2
7菌瓶制作 2
8出菇管理 3
9病虫害防控 3
10生产管理档案 3
附录A(资料性)金针菇工厂化厂房设施设备配备要求 4
附录B(资料性)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病虫害防控措施 5
附录C(资料性)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记录 6
DB14/T950—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了DB14/T950-2014《袋栽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与DB14/T950-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袋栽和再生阶段(见2014版的3.1、3.3);
——删除了装袋(见2014版的7.5);
——删除了病虫害防治(见2014版的8);
——更改了厂房建造(见4.2,2014版的5.1);
——更改了拌料(见7.2,2014版的7.4);
——更改了接种(见7.5,2014版的7.7);
——更改了发菌(见7.6,2014版的7.8);
——更改了催蕾(见8.2,2014版的7.9);
——增加了装瓶(见7.5);
——增加了长菇(见8.4);
——增加了病虫害防控(见9);
——增加了生产管理档案(见10);
——增加了金针菇工厂化厂房设施设备要求(见附录A);
——增加了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病虫害防控措施(见附录B);
——增加了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记录(见附录C)。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文件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园艺产业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靖宇、王小军、常明昌、程红艳、冯翠萍、孟俊龙、王术荣、邓冰、侯潞丹。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4年首次发布为DB14/T950-2014。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14/T950—2025
1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生产技术规程金针菇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厂房、设施设备、菌种生产、菌瓶制作、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控和生产管理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金针菇工厂化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2728食用菌术语
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7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1731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
NY/T1935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
按照工厂化管理理念,利用微生物技术和现代环境工程技术,在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下,进行的食用菌栽培。
3.2
抑制阶段
在低温、强光、强风综合作用下,抑制发育较为健壮的菇蕾,促使发育较迟缓的菇蕾迅速发育,使菇柄长短较为一致。
4生产厂房
4.1场地选择
生产场地应地势平坦、远离污染源,场地环境应符合GB14881规定的要求,土质清洁、水源充足且符合GB5749的要求。
DB14/T950—2025
2
4.2厂房建造
按照厂区布局建造原料库、制袋车间、灭菌车间、冷却车间,接种车间,发菌房、出菇房、分拣包装间和储藏车间等。各厂房间在留有生产通道的同时,保持相对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