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考试及解析.docx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考试及解析
一、单选题(1~30题)
1.我国法定的基本计量单位共有()个。
A.10
B.15
C.16
D.19
答案:D
解析:我国法定的基本计量单位包括7个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2个国际单位制辅助单位、10个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共19个。
2.实验室中常用的铬酸洗液是由()两种物质配成的。
A.K?CrO?和浓H?SO?
B.K?CrO?和浓HCl
C.K?Cr?O?和浓H?SO?
D.K?Cr?O?和浓HCl
答案:C
解析:铬酸洗液是由重铬酸钾(K?Cr?O?)和浓硫酸(浓H?SO?)配成的,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清洗玻璃仪器等。
3.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测定蛋白质含量()。
A.凯氏定氮法
B.双缩脲法
C.高效液相色谱法
D.酸碱滴定法
答案:D
解析:凯氏定氮法是经典的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通过测定氮含量换算蛋白质含量;双缩脲法可与蛋白质中的肽键反应进行蛋白质定量;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分离和测定蛋白质。而酸碱滴定法一般不用于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4.食品中重金属铅的测定常用()。
A.原子吸收光谱法
B.比色法
C.电位滴定法
D.重量法
答案:A
解析:原子吸收光谱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是测定食品中重金属铅常用的方法。比色法灵敏度相对较低;电位滴定法和重量法在铅测定中应用较少。
5.以下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是()。
A.山梨酸钾
B.三聚氰胺
C.焦糖色
D.苯甲酸钠
答案:B
解析:山梨酸钾、苯甲酸钠是常用的防腐剂,焦糖色是食用色素,都属于食品添加剂。而三聚氰胺是化工原料,严禁添加到食品中。
6.用天平称量样品时,天平的零点稍有变动会引起()。
A.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
C.过失误差
D.相对误差
答案:B
解析:天平零点稍有变动是不可预知的、偶然出现的因素导致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系统误差是由某些固定因素引起的;过失误差是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的;相对误差是误差与测量值的比值。
7.食品中水分测定时,直接干燥法适用于()食品。
A.含挥发性成分较多的
B.含糖较多的
C.不含或含其他挥发性物质甚微的
D.富含脂肪的
答案:C
解析:直接干燥法是通过加热使食品中的水分蒸发,适用于不含或含其他挥发性物质甚微的食品。含挥发性成分较多的食品用直接干燥法会使结果偏高;含糖较多的食品可能会发生焦化等反应;富含脂肪的食品干燥时可能会氧化等影响结果。
8.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A.化学计量点
B.滴定终点
C.滴定误差
D.等当点
答案:B
解析:化学计量点是指滴定剂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关系恰好完全反应的那一点;滴定终点是指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的这一点;滴定误差是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引起的误差;等当点与化学计量点意思相近。
9.下列物质中,不能用做基准物质的是()。
A.邻苯二甲酸氢钾
B.氢氧化钠
C.碳酸钠
D.重铬酸钾
答案:B
解析:基准物质应符合纯度高、组成与化学式相符、性质稳定等条件。邻苯二甲酸氢钾、碳酸钠、重铬酸钾都可作为基准物质。而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纯度不易保证,不能作为基准物质。
10.气相色谱仪中,起分离作用的部件是()。
A.进样器
B.色谱柱
C.检测器
D.记录器
答案:B
解析:色谱柱是气相色谱仪中起分离作用的核心部件,不同物质在色谱柱中由于分配系数等不同而实现分离。进样器用于将样品引入仪器;检测器用于检测分离后的物质;记录器用于记录检测信号。
11.蛋白质测定中,样品消化时加入硫酸铜的作用是()。
A.催化剂
B.氧化剂
C.还原剂
D.指示剂
答案:A
解析:在蛋白质测定的凯氏定氮法中,硫酸铜作为催化剂,可加快有机物的分解。它不是氧化剂、还原剂和指示剂。
12.食品中酸度的测定,常用的指示剂是()。
A.酚酞
B.甲基橙
C.石蕊
D.淀粉
答案:A
解析:食品中酸度测定一般用酸碱滴定法,常用酚酞作为指示剂,酚酞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变色明显。甲基橙一般用于酸性较强溶液的滴定;石蕊变色不敏锐;淀粉常用于碘量法的指示剂。
13.下列哪种微生物是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
A.乳酸菌
B.酵母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醋酸菌
答案:C
解析:乳酸菌常用于发酵食品,是有益菌;酵母菌常用于发酵面包、酿酒等,一般无致病性;醋酸菌用于酿醋等,也无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的致病菌,可产生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等。
14.测定食品中脂肪含量时,索氏提取法使用的提取剂是()。
A.无水乙醚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