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2025年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A.山梨酸钾
B.三聚氰胺
C.焦糖色
D.苯甲酸钠
答案:B。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不是食品添加剂,严禁在食品中添加。山梨酸钾、苯甲酸钠是常用的防腐剂,焦糖色是食用色素,它们都属于食品添加剂。
2.以下哪种微生物可能导致食品变质且会产生毒素()
A.乳酸菌
B.酵母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醋酸菌
答案:C。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它能产生肠毒素,可引起食物中毒。乳酸菌可用于发酵制作酸奶等食品,酵母菌常用于面包、酿酒等发酵过程,醋酸菌用于酿醋,它们一般不会产生导致严重危害的毒素。
3.测定食品中水分含量时,对于易氧化的食品常采用()
A.直接干燥法
B.减压干燥法
C.蒸馏法
D.卡尔费休法
答案:B。减压干燥法是在减压条件下进行干燥,可降低干燥温度,减少食品中易氧化成分的氧化,适用于易氧化、热敏性以及含有较多挥发性成分的食品水分测定。直接干燥法适用于不含或含其他挥发性物质甚微的食品;蒸馏法主要用于含有大量挥发性物质的食品;卡尔费休法是测定食品中微量水分的方法。
4.食品感官检验中,区别检验法不包括()
A.两点检验法
B.三点检验法
C.五中取二检验法
D.评分检验法
答案:D。评分检验法是描述性检验法的一种,而两点检验法、三点检验法、五中取二检验法都属于区别检验法,用于判断两种样品之间是否存在感官差异。
5.蛋白质测定中,样品消化时加入硫酸铜的作用是()
A.催化剂
B.指示剂
C.氧化剂
D.还原剂
答案:A。在蛋白质测定的凯氏定氮法中,硫酸铜作为催化剂,能加速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使蛋白质中的氮转化为铵盐。它不是指示剂、氧化剂和还原剂。
6.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时,应选择的波长是()
A.最大吸收波长
B.最小吸收波长
C.任意波长
D.平均波长
答案:A。在分光光度法中,选择最大吸收波长进行测定可以提高测定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因为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物质对光的吸收能力最强。
7.食品中重金属铅的测定方法常用()
A.比色法
B.原子吸收光谱法
C.电位滴定法
D.酸碱滴定法
答案:B。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是测定食品中重金属铅等元素的常用方法。比色法虽然也可用于测定,但灵敏度相对较低;电位滴定法和酸碱滴定法一般不用于铅的测定。
8.下列哪种食品包装材料对氧气的阻隔性最好()
A.聚乙烯
B.聚丙烯
C.聚氯乙烯
D.铝箔
答案:D。铝箔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有效阻挡氧气、水汽等,对食品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塑料薄膜对氧气的阻隔性相对较差。
9.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培养基灭菌方法是()
A.煮沸灭菌法
B.流通蒸汽灭菌法
C.高压蒸汽灭菌法
D.干热灭菌法
答案:C。高压蒸汽灭菌法能在高温高压下杀死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是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煮沸灭菌法和流通蒸汽灭菌法不能保证彻底杀灭芽孢;干热灭菌法一般用于玻璃器皿等的灭菌,不适合培养基。
10.食品中灰分的测定,样品经高温灼烧后,残留物的成分是()
A.有机物
B.无机物
C.水分
D.脂肪
答案:B。食品经高温灼烧后,其中的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等挥发掉,残留的是无机物,即灰分。
二、填空题
1.食品的质量特性主要包括感官特性、营养特性、安全特性和耐储藏性。
答案:感官特性。感官特性是消费者直接能感受到的食品的外观、色泽、气味、口感等方面的特性,是评价食品质量的重要方面。
2.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遵循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等原则。
答案: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这是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首要原则,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3.测定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方法有索氏提取法、酸水解法、罗紫哥特里法等。
答案:索氏提取法。索氏提取法是经典的测定脂肪含量的方法,利用脂肪能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通过反复抽提将脂肪从样品中分离出来。
4.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pH值、水分活度、氧气等。
答案:pH值。不同的微生物有其适宜生长的pH范围,通过调节pH值可以控制微生物的生长。
5.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法等。
答案: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具有分离效率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是检测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常用方法之一。
6.食品感官检验的基本要求包括检验人员的选择和培训、检验环境的控制、样品的制备和呈送等。
答案:检验人员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