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GFFK 2025A035绿色食品(杨梅)绿色防控技术指南.doc

发布:2025-04-23约6.23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15

绿色食品(杨梅)绿色防控技术指南

赵慧宇1王新全1张淑文2应铮峥3王嵘4周盈庭5齐沛沛1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3.仙居县农业农村局;4.兰溪市农业农村局;5.文成县农业农村局)

1生产概况

杨梅为杨梅科杨梅属常绿乔木植物,是我国的一种特色水果。在我国杨梅种植面积约500万亩,在浙江、福建、云南、湖南、广西、江苏、贵州、四川、湖北、安徽等省份均有较大的种植面积,可露地栽培,也可设施栽培。目前,杨梅绿色生产中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病虫害发生危害严重,绿色防控技术不科学完善或某些高效防控技术未得到有效推广等,影响了杨梅的产品质量,因此制定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南如下。

2常见病虫害

2.1病害

白腐病、灰霉病、褐斑病、凋萎病等。

2.2虫害

果蝇、卷叶蛾、介壳虫、粉虱、尺蠖、金龟子等。

3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做好苗木检疫和病虫害田间监测的基础上,针对杨梅不同生育期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优先采用农业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辅之以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的绿色防控技术,实现杨梅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优质安全生产。

4农业防治

4.1抗性品种

目前,根据栽植地土壤、气候、环境条件及市场需求,建议选用具有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的地方特色品种或经部、省审(认)定的良种。

4.2苗木检疫

杨梅种苗应选用经过种苗检疫,抗病虫品种,保留购买凭证或证书,明确来源。生产上选择品种优良纯正,枝条健壮的杨梅苗定植,如苗木带有根系或枝干病害等,应就地销毁,避免通过苗木传播。选择健康壮苗的标准一般是具有一定的高度和粗度,芽眼饱满,根系发达,有2条~3条粗壮的侧根,须根多,断根少,根颈处不扭曲,无严重病虫害及机械伤,嫁接口愈合良好。

4.3田园管理

4.3.1清洁田园

冬季清园应及时清除病虫枝条,减少越冬病源虫源,土壤深翻细碎、中耕锄草,并可杀死部分害虫。对树干、大枝刷涂白剂,剪锯口、病斑刮除处涂抹保护剂。

栽培过程中,生长过密时需合理修剪,去除行间老叶,提高田间通风透光能力,及时清除病虫为害的叶片、果实、根茎等,带出园外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源、虫源。

采收全部结束后,及时清理园地,清除腐烂杂物,实行生草栽培,及时捡拾落果防止果蝇滋生。采收后应重点防治食叶性的鳞翅目害虫(如卷叶蛾、尺蠖、蓑蛾类害虫)、蚧类害虫等保护夏梢正常生长。

4.3.2整形修剪

修剪时间分为夏季修剪(6月~7月)和秋季修剪(10月~11月)。修剪方法以疏删和短截相结合,剪除徒长枝、弱枝、病虫枝、交叉枝。矮化修剪时旺树去强留弱,弱树则相反。过密枝、交叉枝和远离骨干枝的侧枝及时疏除和回缩,保持树冠上部通风透光。

4.3.3土壤改良

建议每年春季和采后结合施肥进行培客土护根。每年7~9月高温干旱来临前,进行地面覆盖,减少水分蒸发。采后果园浅松土1次,深度3~5cm;全园每2~3年可在秋冬季进行深翻改土,深度15~30cm,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改善杨梅根系健康状况。

4.3.4科学施肥

成年结果树采用点穴状、放射状或结合深耕改土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年施肥3次:1)花前肥施用量占全年的25%左右;2)壮果肥施用量占全年的25%左右;3)采果后1周内施采果肥,施用量占全年的50%左右。全年施肥量按每100kg产量施纯氮350g,N:P2O5:K2O为1:0.2:1.2为宜。

4.3.4生草栽培

果园在管理中保留果树行间自然生一两年生杂草,清除多年生杂草、恶草,如葎草;果树树干周围60厘米的杂草要除掉。控制草的长势,杂草生长超过20厘米时,适时进行刈割(用镰刀或便携式刈草机割草),一般1年刈割2次~4次;豆科草要留茬15厘米以上,禾本科留茬10厘米左右。全园生草的,刈割下来的草就地撒开,或覆在果树周围,距离果树树干20~30厘米。实行季节性自然生草,一般在每年成熟采摘前、采后施肥、施基肥改土时进行杂草治理。结合松土施肥进行人工除草和机械割草,必要时采用除草剂。

4.3.5水分管理

果实膨大期、花芽分化期以及季节性旱涝期,注意加强水分管理。水分管理的原则是“促夏梢控秋梢,促进花芽分化,硬核期、转色期至成熟期控水”。

5物理防控

5.1色板诱杀

在杨梅生长期,在杨梅树冠外围1.5米高处挂黄/蓝色板,每树1~3块,防治果蝇、蚜虫、粉虱等虫害。粘蝇板上沾满害虫或者失去粘性时及时进行更换。如果要释放天敌昆虫,应在释放前摘除粘蝇板。

5.2糖醋液诱杀

在害虫成虫发生期,使用红糖、食醋、食用白酒和水(按照比例1:2:2:4)混合溶液配制成诱饵,防治卷叶蛾、果蝇等虫害,每7天换一次诱罐内的药液,每亩悬挂5个。雨后、气温高时注意及时补充或更换糖醋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