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8单元 26 西门豹治邺 精华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统编版).docx

发布:2025-04-25约3.3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8单元26西门豹治邺精华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统编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西门豹治邺》这一故事。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将了解古代邺地的社会状况,认识西门豹的智慧与勇敢,并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德品质。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邺地的荒谬现象,第二部分描写了西门豹的治理措施,第三部分展现了邺地的变化。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素养和文化自信。学生将通过阅读《西门豹治邺》,学会从历史故事中汲取智慧,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欣赏。同时,通过分析西门豹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关爱社会、尊重历史的人文情怀。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生需要理解《西门豹治邺》的故事情节,包括西门豹如何发现并解决邺地的荒谬现象,以及他的治理措施和成效。

-人物形象分析:重点关注西门豹的形象,包括他的智慧、勇敢和为民请命的精神,引导学生从中学习到正义和担当。

-文本解读: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如“破除迷信”、“开凿渠道”、“兴修水利”等,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治理智慧和人文关怀。

2.教学难点

-历史背景理解: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古代的社会背景和治理方式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情境感。

-人物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西门豹的情感变化,如面对困境时的坚定、面对困难时的智慧,以及成功后的喜悦,这是学生情感共鸣的难点。

-传统文化传承:如何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理解其中蕴含的道德观念,是本节课的情感教育难点。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配备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包括《西门豹治邺》的课文。

2.辅助材料: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如古代水利设施、古代邺地风貌等,以及相关历史视频片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教学工具:准备记号笔、白板或黑板、粉笔等,以便于板书和课堂互动。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为学生提供讨论交流的空间,并确保教室环境整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教师讲述一个与治理相关的古代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人民如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回顾旧知:提问学生关于古代水利、治理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回顾已学内容。

2.新课呈现(约25分钟)

-讲解新知:

a.教师朗读《西门豹治邺》课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b.分析课文结构,讲解故事情节,包括发现荒谬现象、采取治理措施、取得成效等环节。

c.引导学生关注西门豹的人物形象,分析他的智慧、勇敢和为民请命的精神。

-举例说明:

a.通过图片展示古代水利设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开凿渠道”、“兴修水利”等概念。

b.以古代治理故事为例,说明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担当。

-互动探究:

a.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西门豹在治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他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b.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西门豹、乡绅、百姓等角色,模拟故事情节,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

a.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b.画一画西门豹治邺的情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指导:

a.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

b.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心得体会。

4.总结与反思(约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强调西门豹的智慧与担当。

-引导学生反思:从西门豹的故事中,我们学到了什么?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这些品质?

5.课后作业(约10分钟)

-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完成以下作业:

a.撰写一篇关于西门豹治邺的短文,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b.收集与古代水利、治理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享。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中国古代水利史话》: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和治理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水利技术和社会治理。

-《西门豹传》:收集了关于西门豹的生平事迹和传说,通过阅读这些故事,学生可以更全面地认识这位古代政治家和水利专家。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这本书从农业文明的角度出发,讲述了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和水利在农业中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水利对古代社会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查找有关古代邺地的历史资料,了解其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西门豹治邺的历史意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古代水利工程的现代价值,以及如何将古代的智慧应用到现代的水利管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