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单元 26 西门豹治邺 优质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统编版).docx
第8单元26西门豹治邺优质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统编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西门豹治邺》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3.授课时间:待定
4.教学时数:1课时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西门豹治邺》,通过讲述西门豹治理邺城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西门豹的智慧与勇敢,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英雄的品质。同时,通过课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词汇积累,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通过分析《西门豹治邺》的故事情节,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文言文的基本句型和词汇。同时,通过讨论西门豹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提升思维品质和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掌握《西门豹治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课文的主旨大意。
②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型,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并分析西门豹的治理策略和智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②在课堂讨论中,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文言文进行表达,克服文言文的阅读障碍。
③深入挖掘课文中的文化内涵,理解古代社会的水利建设和民间信仰,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历史意识。
④培养学生通过故事提炼中心思想的能力,将西门豹的事迹与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相结合,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思考。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配备了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西门豹治邺》的电子文档,以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多媒体资源:收集与西门豹治邺相关的视频片段,以及古代水利设施的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讨论。
4.教室布置:安排座位以便于小组讨论,准备白板和马克笔,方便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开场: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故事,例如:“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哪些关于古代英雄的故事呢?”
-情境创设:教师展示一张古代河流泛滥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如果你们是古代的官员,面对这样的灾难,你们会怎么做?”
-引出课题:教师宣布本节课的主题《西门豹治邺》,并简要介绍西门豹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讲授新课(15分钟)
-故事讲解:教师按课文内容顺序,生动讲述《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强调西门豹的智慧和勇气。
-重点解析:教师针对课文中的文言文难点进行讲解,例如解释“豹变”、“邺”等地名和专有名词。
-互动讨论:教师提问:“西门豹是如何解决邺城的水患问题的?”学生分组讨论后分享答案。
3.巩固练习(10分钟)
-个人默写:学生各自默写课文中的一段文言文,教师随机抽取几名学生上台展示并批改。
-小组讨论:教师给出几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选代表汇报答案。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西门豹和其他角色,模拟课文中的场景,增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课堂提问与师生互动(10分钟)
-提问环节:教师提出深入问题,如:“西门豹的行为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师生互动: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反馈,引导学生在回答中运用文言文表达。
-思想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西门豹的事迹与现代社会价值观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5.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西门豹的智慧和为民众谋福祉的精神。
-学生反思: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并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显著,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的提升:学生能够流畅地朗读《西门豹治邺》,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型和词汇,并在课堂讨论中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如使用文言文中的成语和句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2.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的理解:学生能够详细复述《西门豹治邺》的故事情节,并对西门豹的人物形象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分析其智慧与勇敢的特质。
3.文化素养的提高:通过对古代水利建设和民间信仰的学习,学生对古代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
4.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讨论西门豹的治理策略时,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不同的解决方案进行比较,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道德价值观的塑造:学生通过学习西门豹的事迹,能够理解并认同为民众谋福祉的道德价值观,将其与现代社会价值观相结合,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思考。
6.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学生在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中,能够自主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