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docx
26《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26《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本节课选自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6课,讲述了战国时期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故事,体现了西门豹的智慧与为民造福的精神。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了解古代历史人物和事件,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同时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设计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学习《西门豹治邺》,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2.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人物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智慧与担当,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4.通过文本阅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正在逐步形成。在知识层面,学生对古代历史故事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性的历史知识背景。在能力方面,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在逐步提高,但仍有待加强。在素质方面,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开始萌芽,但尚未成熟。
在行为习惯上,四年级学生普遍具有较好的学习态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意识不强的问题。这些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有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课堂效果不佳。
针对《西门豹治邺》这一课,学生可能对西门豹的智慧治理和为民造福的精神产生兴趣,但同时也可能对古代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存在困难。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引导他们理解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2.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4.关注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纪律意识。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方便课堂阅读和作业练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西门豹治邺》相关的图片、地图、历史人物画像等,以帮助学生形象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
3.多媒体资源:收集与西门豹治邺相关的视频资料,用于课堂导入和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4.教室布置:设置小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准备白板或黑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讨论成果。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西门豹治邺》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1.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门豹吗?知道他是谁吗?”
2.展示关于战国时期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那个时代的风貌。
3.简短介绍西门豹的历史背景和他的治邺故事,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西门豹治邺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西门豹的基本事迹和治邺的主要措施。
过程:
1.讲解西门豹的生平,包括他的官职、治邺的时间和背景。
2.详细介绍西门豹在治邺期间采取的措施,如兴修水利、打击巫术等。
3.使用地图或示意图展示邺地的地理环境和西门豹的治理成果。
三、西门豹治邺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西门豹的智慧和治理效果。
过程:
1.选择西门豹治邺的几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如治理漳河水灾、破除河伯娶妇迷信等。
2.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让学生理解西门豹的治理策略。
3.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当代治理工作的启示。
四、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西门豹治邺的某一方面,如水利建设、法制建设等。
2.小组内讨论该方面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3.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五、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西门豹治邺的理解。
过程:
1.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2.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3.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六、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西门豹治邺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1.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西门豹的生平、治邺措施、案例分析等。
2.强调西门豹治邺的智慧和成效,以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西门豹治邺的短文或报告,以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