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西门豹治邺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26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章节:26西门豹治邺
内容:本节课以《西门豹治邺》为教学内容,通过讲述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古代政治家智慧与才能,了解古代水利工程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治理智慧的认识和理解,提升文化自信。
2.增强学生阅读古代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从历史故事中提炼道德观念,提升道德品质。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讨论交流,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四年级之前,已经对古代历史故事有所了解,具备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基础,对人物故事有一定的兴趣。他们可能对古代水利工程有一定的认知,但具体到西门豹治邺的案例,可能缺乏深入的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四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历史故事尤为感兴趣。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逐渐增强,能够理解简单的文言文内容。学习风格上,多数学生喜欢通过故事来学习,倾向于通过视觉和听觉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由于《西门豹治邺》是一篇古代文言文,学生可能会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字词和文言文语法的问题,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故事的理解。此外,由于历史背景知识的限制,学生可能难以完全理解西门豹治邺背后的政治智慧和水利技术。因此,教师需要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语言讲述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性格。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西门豹的治理策略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3.情景模拟法: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古代治理的情景,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古代水利设施和治邺场景。
2.互动软件:使用教学软件进行互动问答,检验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古文朗读:播放古文朗读,帮助学生熟悉文言文,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古代水利工程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人民如何治理水患。
2.提问导入: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古代有哪些著名的治水英雄吗?”
3.引出课题:介绍西门豹治邺的故事,揭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讲授(用时15分钟)
1.讲解故事背景:介绍邺地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以及西门豹的生平。
2.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分析西门豹的性格特点、治理策略以及取得的成就。
3.探讨故事意义:引导学生思考西门豹治邺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如治理理念、为民着想等。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模拟西门豹治邺的过程。
2.制作手抄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关于西门豹治邺的手抄报,展示故事内容和自己的理解。
3.演讲比赛:选拔部分学生进行演讲比赛,讲述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讨论内容:
-西门豹治邺的成功因素有哪些?
-西门豹的治理策略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是什么?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西门豹的为民着想精神?
3.举例回答:
-成功因素:如智慧、果断、为民着想等。
-启示:如注重调查研究、善于倾听民意、勇于创新等。
-学习精神:如关心他人、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等。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1.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2.学生分享: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小组讨论中的收获和感悟。
3.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阅读相关历史书籍,了解古代治水英雄的故事。
教学流程用时共计45分钟。本节课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西门豹治邺的故事,难点在于分析故事对现代社会的启示。通过以上教学流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复述《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内容,包括故事背景、人物形象、主要情节等。
-学生掌握了古代水利工程的简单知识,认识到古代人民在治理水患方面的智慧和努力。
-学生能够识别并运用文言文中的生字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阅读理解与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西门豹治邺》的故事,提升了阅读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学生学会了从历史故事中提炼出道德观念和治理理念,提高了思辨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讨论和合作,对故事进行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