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3 节约用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docx
第1课《3节约用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章节:《节约用水》
内容:了解我国水资源现状,学习节约用水的方法,掌握节水标志的识别,培养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水资源保护的环保意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通过学习节约用水的方法,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自然环境和水资源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系统的思考。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基本的环保知识,但对于水资源的有限性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可能认识不足。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探究能力,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的行为习惯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浪费水资源的行为,如长时间用水、随意丢弃饮料瓶等。这些习惯可能源于对水资源价值的不够认识。在课程学习上,学生对于实践性、互动性强的活动更感兴趣,能够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由于学生对水资源的认识有限,本课程的教学需要结合具体实例,通过直观演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形成对水资源的尊重和保护意识。此外,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中应适当调整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共同提升环保素养。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生动讲解,介绍水资源现状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问题。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节约用水的经验和建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3.实验法:设计简单的节水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感受节约用水的效果,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水资源图片和数据,增强视觉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视频播放:播放节水公益广告,通过视频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3.互动软件:运用互动教学软件,开展节水知识问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节约用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水是我们最离不开的资源之一。那么,你们知道我们身边的水资源现状是怎样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导入
1.水资源现状
(教师)同学们,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相对较少。此外,水资源分布不均,北方地区缺水严重。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观看一段关于我国水资源现状的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后,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教师)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我们了解了我国水资源现状。那么,我们该如何节约用水呢?
2.节约用水的方法
(教师)接下来,我们学习一些节约用水的方法。首先,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比如:洗澡时尽量缩短淋浴时间,刷牙时关闭水龙头等。
(学生)学生列举自己知道的节约用水的方法。
(教师)很好,同学们都掌握了一些节约用水的方法。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互动游戏来巩固这些方法。
3.互动游戏
(教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分成小组,每组设计一个节约用水的小标语,并贴在黑板上。
(学生)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节约用水的小标语。
(教师)各组展示自己的小标语,其他同学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三、课堂活动
1.节约用水标志识别
(教师)同学们,为了方便大家识别节约用水标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标志的含义。
(学生)学生观看节约用水标志图片,并说出其含义。
(教师)很好,同学们都掌握了节约用水标志的含义。现在,请你们找出教室里的节约用水标志,并说出它的作用。
(学生)学生寻找教室里的节约用水标志,并说出其作用。
2.节约用水实践活动
(教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将进行一个节约用水实践活动。请你们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节约用水的小发明或改进措施。
(学生)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节约用水的小发明或改进措施。
(教师)各组展示自己的设计,其他同学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总结与反思
1.总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节约用水》这一课,了解了我国水资源现状,掌握了节约用水的方法。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为保护水资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2.反思
(教师)同学们,课后请你们思考以下问题:
(1)你在家中有哪些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你还能想到哪些节约用水的方法?
(3)你打算如何向家人和朋友宣传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学生)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
1.完成一份关于节约用水的手抄报。
2.设计一个节约用水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