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第一节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一册1.doc
PAGE
14-
第一节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一、主要植被
1.植被概况:
(1)概念:植被是覆盖一个地区的各类植物群落的总称。
(2)分类:
自然植被:森林、草原、荒漠、苔原、草甸、沼泽等。
人工植被:各种农作物、人工林、人工草场、城市绿地等。
2.森林:
(1)分布:一般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地区。
(2)主要类型: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等。
类型
特点
热带雨林
发育最繁茂的植被类型,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困难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终年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果期为秋季
温带落叶阔叶林
具有宽敞的叶片,夏季盛叶,冬季落叶
亚寒带针叶林
耐寒的针叶乔木,树叶为针状
3.草原:
(1)分布:一般分布于半潮湿、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2)主要类型。
类型
特点
热带草原
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星散分布着旱生乔木、灌木的植被
温带草原
以丛生禾草植物占优势,植物普遍存在旱生结构,如叶面积较小、叶片内卷等
4.荒漠:
分布
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
分类
热带荒漠、温带荒漠等
显著特点
植被稀疏,地表大面积袒露,植物种类贫乏,群落结构简洁
二、植被与环境
1.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1)大尺度上。
①影响因素:气候条件,尤其是热量和条件,以及二者的组合状况。
(2)中尺度上。
①影响因素:地形。
②表现: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变更→山地垂直气候带→植被出现垂直分带。
2.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植被破坏→拦截降水的功能下降→地表径流增加→水土流失→土壤趋于贫瘠化→光合作用减弱→空气质量变差→地理环境退化(连锁反应)。
(2)复原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推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热带雨林植物种类丰富,各月都有花开。 (√)
2.常绿阔叶林较热带雨林垂直结构困难。 (×)
3.热带草原地区草类茂密,无乔木、灌木。 (×)
4.温带草原地区一般深居内陆或降水较少。 (√)
5.荒漠地区沙漠广布,无植被分布。 (×)
请把荒漠植物的特征及功能连线。
从上海到乌鲁木齐旅游沿途会看到哪些植被?
提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推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气温越高,植被越茂密。 (×)
2.降水足够的地方就可以生长森林。 (×)
3.新疆树木少的主要缘由是热量不足。 (×)
4.自然植被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点。 (√)
实力一主要植被类型的判读
1.依据树叶特征推断森林的类型:
常绿:相对于落叶而言,四季常绿
落叶:树叶春季萌发,秋冬季飘落
阔叶:相对于针叶而言,树叶宽敞
针叶:树叶多为针状,条形或鳞形
硬叶:叶片较硬、有锯齿,多茸毛
2.依据植被的结构、形态特征推断植被类型:
主要植被
植物及其形态特征
森
林
热带
雨林
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困难、有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常见茎花、板根
常绿阔
叶林
森林常绿、内部结构困难,有分层、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
常绿硬
叶林
多为低矮的灌木,很难见到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
落叶阔
叶林
乔木叶片宽敞、春季发芽、夏季葱绿、秋冬季落叶
针叶林
多属于常绿林种,冬季叶子为绿色
草
原
热带草原
以高大的草本植物为主,也有乔木和高大灌木分布
温带草原
以低矮的草本植物为主,没有乔木,有低矮灌木分布
荒漠
植物稀有,叶子退化为刺,根深而叶稀疏
灌丛
散布的耐旱灌木为主,植株多簇生,无明显主干
池塘
水生植物,叶子松软而透亮,带有通气组织
3.我国主要陆地植被类型及分布:
中国几乎包括世界上除了极地冻原以外的全部主要植被类型,可划分为8个植被区域,如下图。
【特殊提示】(1)在肯定区域内,同种植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同一时间内生活在肯定区域中各种植物种群的集合,构成植物群落。
(2)环境条件优越的地方,群落结构困难,高等植物种类丰富;环境条件严酷的地方,群落结构简洁,只有少数高等植物。
(3)植物群落可随着环境的变更而发生变更。
【学问拓展】全球森林分布示意图
森林主要是由树木组成的植物群落。森林类型多样,某中学地理野外考察小组拍摄了两组照片,分别是不同森林全貌及其树叶照片。
(1)图中两类森林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区域认知:对区域的特征、问题进行分析)
提示: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潮湿气候区;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2)假如夏季走进某阔叶林,如何推断其是常绿阔叶林还是落叶阔叶林?(地理实践力: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实力)
提示:主要通过树叶的不同特征推断。常绿阔叶林的树叶叶面多呈革质,具有光泽,无毛,稍硬。落叶阔叶林的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
(2024·临沂高一检测)下面为两个中国小挚友的通话内容,明明说:“我的家乡,冬季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