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
PAGE
PAGE25
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
1.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水文B.生物C.地貌D.大气
2.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起净化作用的是 ()
A.aB.bC.cD.d
题组二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3.(2024天津六校高二期中联考)下图是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更状况(图中圆圈表示特定时间内该种群的个体数),由图可知 ()
A.绵羊的数量呈持续增长态势
B.绵羊的数量不行能与该岛屿的环境形成一种平衡
C.在自然状态下绵羊种群的数量最终基本稳定,证明白自然环境具有稳定功能
D.绵羊的数量变更和该岛屿的自然环境互不相干
题组三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与要素组合
(2024北京四中高二上期中)长白山高山苔原位于长白山火山锥体上部(海拔约2000~2500米),以灌木苔原为主,很少有草本植物。在全球气候变更的背景下,原来位于长白山苔原带西坡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断上侵,苔原带原有的灌木起先萎缩退化。下图为草本植物入侵程度与环境要素变更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4.在全球气候变更的背景下,长白山苔原带最先遭遇草本植物入侵的区域是 ()
A.较低海拔的缓坡地带
B.较低海拔的陡坡地带
C.较高海拔的缓坡地带
D.较高海拔的陡坡地带
5.随着海拔的上升,草本植物入侵减弱的缘由有 ()
①气温降低②光照减弱
③降水增加④种子传播距离加大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6.草本植物入侵后导致当地 ()
A.生物量增加
B.生物耗水量增加
C.土壤肥力降低
D.土壤水分降低
题组四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
[2024新高考八省(市)1月联考,广东卷]洞庭湖通江湖泊是指洞庭盆地中由大堤围限的范围内干脆连通外部江河,具有调蓄功能的湖区。下图示意清末以来洞庭湖通江湖泊面积变更。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清末以来,洞庭湖通江湖泊面积变更特征是 ()
A.1896年至1949年,面积缩减的速率最大
B.1949年至1958年,面积缩减的速率最大
C.1958年至1978年,面积增加的幅度最小
D.1978年至2024年,面积减小的幅度最大
8.由此可以推断,自1896年以来该地 ()
A.构造运动增加,洞庭盆地面积变小
B.沿湖大堤加高,湖盆水旱灾难削减
C.连江通海受阻,湖区调蓄功能下降
D.围湖造田削减,通江湖泊面积减小
地表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变更时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更。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9.图中所示,中心事象(甲)是指 ()
A.森林破坏B.气候变更
C.人口数量增多D.冰雪覆盖增大
10.上图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
A.综合性B.区域性
C.整体性D.差异性
(2024山东聊城三中高二月考)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夫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下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1.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峻,这体现了 ()
A.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制约
B.不同区域间的相互制约
C.自然环境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D.一个区域的变更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1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干脆导致该地区 ()
A.蒸发量增加B.降水量增加
C.地表径流变更增大D.地下径流增多
13.(2024山东济南新高考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为洱海地区山川地势图。
材料二洱海是滇西高原最大的断陷湖泊,海拔1972米。西洱河是洱海的泄水通道,河道全长23千米,自然落差约610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头,因西洱河电站的建设须要,疏挖了西洱河。近年来流域内耕地面积增加、植被覆盖率降低,加之众多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发了洱海流域一系列连锁反应。
(1)地壳运动塑造了洱海流域整体地势格局,分析其对洱海流域水系和植被的影响。
(2)简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头疏挖西洱河河道使洱海产生的变更。
(3)近年来有专家提出通过“修山育林—净田治河—增容保水”综合整治洱海流域。请为这一治理思路找到依据。
实力提升练
题组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2024山东枣庄八中高二期中)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此图可以简洁看作“自然环境中的碳循环”。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A.①动物②绿色植物③氧气④二氧化碳
B.①动物②绿色植物③二氧化碳④氧气
C.①绿色植物②动物③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