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房产证抵押借款合同.docx

发布:2025-04-11约2.2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房产证抵押借款合同

甲方(借款人、抵押人):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地址: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出借人):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地址: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鉴于甲方有资金需求,乙方同意向甲方提供借款,并由甲方以其名下房产作为抵押担保。为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借款条款

1.借款金额:乙方向甲方提供借款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__元整(小写:¥__________________元)。

2.借款用途:甲方保证该借款仅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不得挪作他用。未经乙方书面同意,甲方擅自改变借款用途的,乙方有权提前收回借款,并要求甲方承担违约责任。

3.借款期限:本次借款期限自__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__年____月____日止。借款期限届满,甲方应一次性偿还全部借款本金。

4.借款利息:双方约定借款年利率为______%。利息计算方式为:借款利息=借款本金×年利率×借款期限(以年为单位)。利息支付方式为:甲方应在每月____日前向乙方支付当月利息,借款本金到期一次性归还。如甲方未按约定时间支付利息,逾期利息按照未付利息的______%按日计算。

二、抵押条款

1.抵押物:甲方以其名下位于__________________(房屋地址),建筑面积为______平方米,房屋所有权证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房产(以下简称“抵押物”)作为本次借款的抵押担保。

2.抵押担保范围:本合同项下的抵押担保范围包括借款本金、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以及乙方为实现债权和抵押权而发生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诉讼费、律师费、差旅费、评估费、拍卖费等)。

3.抵押登记:甲方应在本合同签订之日起______个工作日内,配合乙方办理抵押物的抵押登记手续,相关费用由甲方承担。抵押登记完成后,乙方应妥善保管他项权利证书等相关文件。

4.抵押物的保管:抵押物由甲方负责保管,甲方应确保抵押物在抵押期间保持完好,不得擅自对抵押物进行损毁、拆除、改建等行为。如因甲方原因导致抵押物价值减少,甲方应在乙方指定的期限内恢复抵押物的价值,或者提供与减少价值相当的担保。

三、双方权利与义务

(一)甲方权利与义务

1.权利

按照本合同约定取得借款。

在遵守本合同约定的前提下,有权合理使用借款。

2.义务

按照本合同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不得挪作他用。

按照本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足额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

负责办理抵押物的抵押登记手续,并承担相关费用。

在抵押期间,妥善保管抵押物,保持抵押物的完好,并随时接受乙方对抵押物状况的检查。

未经乙方书面同意,不得擅自转让、出租、抵押、赠与抵押物,或者对抵押物进行其他处分行为。

在借款期限内,如甲方发生可能影响其还款能力的重大事项,如失业、重大疾病、经营状况恶化等,应及时书面通知乙方。

(二)乙方权利与义务

1.权利

按照本合同约定收取借款本金及利息。

在甲方未按照本合同约定履行还款义务时,有权依法处置抵押物,以所得价款优先受偿。

有权对甲方使用借款的情况及抵押物的状况进行检查、监督。

2.义务

按照本合同约定的时间和金额向甲方提供借款。

在甲方履行本合同约定的还款义务后,协助甲方办理抵押物的解除抵押登记手续。

四、违约责任

1.若甲方未按照本合同约定的时间和金额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每逾期一日,应按照未还款金额的______%向乙方支付违约金。逾期超过______日的,乙方有权提前收回全部借款本金及利息,并要求甲方承担乙方为实现债权而发生的全部费用。

2.若甲方违反本合同约定的借款用途,擅自挪用借款的,乙方有权提前收回借款,并要求甲方按照借款本金的______%向乙方支付违约金。

3.若甲方违反本合同约定的抵押物保管、处分等义务,导致抵押物价值减少或者影响乙方抵押权实现的,甲方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恢复抵押物的价值,或者提供与减少价值相当的担保。若甲方拒绝履行上述义务,乙方有权提前收回借款,并依法处置抵押物。

4.若乙方未按照本合同约定的时间和金额向甲方提供借款,每逾期一日,应按照未提供借款金额的______%向甲方支付违约金。

五、争议解决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首先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合同签订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