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2桥教案新人教版.doc

发布:2025-04-02约2.4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1

12.桥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4~56内容。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短句。

3.了解小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感受洪水之大及当时场面。

【教学重点】

感受洪水之大及当时场面。

【教学难点】

品悟老汉的高大形象;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日我们来学习第12课《桥》。板书课题:桥。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关于桥的课文?看到课题会让你产生怎样的思索呢?

二、整体感知

(一)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认读课文的生字新词。

2.思索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汇报沟通,出示词语。

1.认读词语。(指名读、齐读)

2.指名读,分自然段读课文。指名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课文

学习第一部分(1~6自然段)。师:同学们,让我们共同走进那个可怕的黎明,和村民们一起感受山洪暴发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1.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文中描写洪水(或雨水)可怕的句子,用“”画出;找出村民反应的句子,用“”画出,专心体会。

2.指名回答,出示句子: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行当。

(3)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惶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4)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5)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6)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靠近。

(7)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3.学生汇报沟通,谈体会。

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洪水(或雨水)的句子和描写村民表现的句子谈体会。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讲到洪水来临时,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这节课我们接着讲,假如一百多号人一起拥向这座窄窄的木桥会怎么样,那此时的桥还会是生命之桥吗,它变成了什么?(生补充)

(一)学习课文其次部分——体会村支书的先人后己。

师: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正在受到严峻的威逼,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一个重要的人物出现了。老汉在紧急关头有何等壮举呢?又是如何扭转当时危急形势的。

1.请同学们按要求默读课文的7~13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勾画出让自己感动的词句,并适当写下你感动的缘由,试着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动表现出来。

师:老师发觉有的同学们在自学时,在课文旁边写了一段话,有的写了一个词,你们的这种做法就叫作给文章加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这种读书方法很好,谁情愿说说你都有哪些收获?

2.学生汇报沟通。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句子体会到老汉的威望高、先人后己。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体会村支书的舍己为人。

沟通感动之二:老汉的其次次壮举。

师:就在老汉组织群众有序撤离的过程中,还有一幅这样的画面。(出示画面)

1.出示句子,学生读:“水慢慢蹿上来,放纵地舔着人们的腰。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2.师问:通过这幅画面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老汉的这种做法又是什么行为?(不徇私情、舍己为人。)

3.小结:他不允许党员损害群众的利益,哪怕是——生补充:自己的儿子。老汉的这种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品质再一次让我们感动。

(三)沟通感动之三:老汉的第三次壮举。

师:洪水越涨越高,状况越来越危急,此时老汉想到的却是村民们的安危,还把自己的儿子从队伍里揪出来,那是他的亲骨肉呀,莫非他不爱自己的儿子吗?从哪里知道的?

学生谈理解。师小结:多好的父亲呀,下面我们把文中的老汉换成父亲,把小伙子换成儿子,当你们读着这两个充溢血缘,充溢亲情的字眼时,信任你们更能理解这位平凡而宏大的父亲了。

小结:老汉将自己的生命留在了广袤的天地之间,故事写到这并没有结束,我们一起来看看结尾。出示最终一段。(学生读)

二、领悟内涵

1.师:此时同学们的心中充溢感动,有些同学的眼睛潮湿了,那现在请同学们沉下心来,专心思索,课文主要写老汉,课题却是桥,你是怎样理解的?

2.师:老汉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群众搭建了一座永不坍塌的生命之桥,面对这样的老汉你想说些什么?

3.师:是啊!灾难面前,老支书用血肉之躯筑成的生命之桥,这就是共产党员亲密联系群众的心灵之桥!同学们,此时此刻,一位优秀的老共产党员感人的一幕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感动无处不在,谁来说说?

4.师:是呀,一场无情的车祸让张丽莉老师成为“折断翅膀的天使”。她在生死瞬间给我们上了最生动的一课。像这样感人的故事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同学们回到家里接着搜集感人的事迹。

三、体会语言

这篇课文是依据谈歌的小小说改编的,全文只有五百来字,却被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