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自然界中的水教学实录(2)(新版)沪教版.docx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2.3自然界中的水教学实录(2)(新版)沪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2.3自然界中的水教学实录(2)(新版)沪教版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6日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探究水的净化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的能力。
2.实践创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家庭用水处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九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化学概念,如物质的组成、分子和原子等。对于水的物理性质,如溶解性、沸点等也有初步的了解。然而,对于水的化学性质,如水分子结构、水的净化过程等,学生的认识可能较为有限。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九年级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普遍较高,他们对于实验操作和发现科学原理的过程充满好奇心。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部分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快速掌握实验技能。学习风格上,学生中既有偏好直观实验操作的学习者,也有喜欢通过阅读和思考来学习的学生。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学习水的净化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理解水分子结构困难、实验操作不当导致结果不准确等问题。此外,对于水污染和水资源保护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环保观念。部分学生可能对抽象的化学概念感到难以理解,需要教师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验来帮助消化这些概念。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新版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水净化相关的图片、图表,以及介绍水资源保护的科普视频。
3.实验器材:准备蒸馏装置、过滤装置、试管、烧杯、玻璃棒等实验器材,并确保其安全无损坏。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布置实验操作台,确保实验区域安全整洁。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自然界中的水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水,你们知道水是如何从自然界中获取的吗?”
展示一些关于水资源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水的重要性和现状。
简短介绍自然界中的水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自然界中的水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水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循环。
过程:
讲解自然界中的水的定义,包括其作为生命之源的重要性。
详细介绍自然界中的水的组成,如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
3.自然界中的水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自然界中水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水污染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影响,让学生全面了解水污染的严重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采取措施保护水资源。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水资源保护相关的话题进行讨论。
小组内讨论水资源保护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自然界中水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话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自然界中水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自然界中的水的基本概念、组成、循环和案例分析。
强调自然界中水在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关注水资源保护。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家中或学校周围的水资源使用情况,思考如何更有效地节约用水。
7.实验活动(20分钟)
目标: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净化过程。
过程:
分组进行水净化实验,包括过滤、沉淀、蒸馏等步骤。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水净化的原理和方法。
8.课堂总结与反思(5分钟)
目标: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提高反思能力。
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促进知识的内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