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学联盟]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实验学校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第五章 第4节光合作用(第1课时).ppt

发布:2018-05-01约1.77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通过比较的方法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问题探讨 为什么植物的叶片大多是绿色的,但有时叶片也会发黄? 因为绿叶中所含的色素主要是叶绿素,但也有其它的一些色素。 绿叶中的色素有哪些、其颜色各怎样?为什么叶绿体呈绿色?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 阅读教材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一)、实验原理 1.提取色素:用 可提取叶绿体中色素。 2.分离色素:用 可将不同的色素分离,溶解度高的随 ,在滤纸上扩散 。 (二)、实验步骤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2.制备滤纸条 3.画滤液细线 4.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5.观察和记录 无水乙醇 层析液 层析液 快 (三)讨论: 1.滤纸条上色带的数目、排序、宽窄? 2.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称取5g左右的鲜叶,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少许的石英砂(充分研磨)和碳酸钙 (防止色素被破坏)与10ml无水乙醇。在研钵中快速研磨。将研磨液进行过滤。 方法与步骤 研磨要快,收集的滤液要用棉塞塞住 要求: 2.制备滤纸条: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滤纸条,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保证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均匀、整齐,便于观察结果),并在距这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 3.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线。等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 4.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烧杯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随后用棉塞塞紧试管口。 要求: 不能让滤液细线接触层析液(否则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层析时烧杯要加盖(防止挥发)。 实验结果: * * 实验讨论: 1、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其排序怎样?宽窄如何?这说明了什么?  有四条,从上往下依次为: 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叶绿素的含量明显比类胡萝卜素的色带要宽,色带的宽窄代表了它们含量的多少,位置则代表了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扩散速度,位置越上的扩散速度就越快。 2、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   如果触及层析液,滤液细线上的色素会溶解到层析液中,导致色素带不清晰,影响实验效果。 1.叶绿体中的色素 对大多数生物,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_______。 太阳能 捕获光能的色素 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 胡萝卜素 叶黄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 (占1/4) (占3/4) 叶绿素溶液 吸收可见光,用于光合作用 2.色素的功能: 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液 四种色素对光的吸收 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__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________ 蓝紫光 红光、蓝紫光 1、叶片为什么是绿色? 2、P97问题探讨? 学.科.网 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 射回来,所以叶片才呈现绿色 二、叶绿体的结构 1817年,两位法国科学家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出叶绿素,当时并不清楚叶绿素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情况。 1865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研究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功能时,发现叶绿素并非普遍分布在植物的整个细胞中,而是集中在一个更小的结构里,后来人们称之为叶绿体。 阅读教材P99-100,思考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叶绿体结构模式图 外膜 内膜 基粒 基质 每个基粒都由一个个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这些囊状结构称为类囊体。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而每个基粒都含有两个以上的类囊体,多者可达100个以上。叶绿体内有如此多的基粒和类囊体,极大地扩大了受光面积。 资料分析:叶绿体的功能 1 装片中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 装片中好氧细菌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 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2 结论: 叶绿体的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结论: 现象: 现象: 没有空气黑暗 极 细 光 束 完 全 光 照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