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实验学校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第五章 第1节 酶的特性第三课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酶是 产生的具有 的 。 复习: 活细胞 催化作用 有机物。 1.产生场所: 2.作用: 3.作用机理: 4.化学本质: 5.作用场所: 6.来源: 7.合成原料及产所: 蛋白质是酶吗? 活细胞 催化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细胞内、细胞外或体外 生物体内合成(不能说来源于食物) 蛋白质,氨基酸,核糖体;RNA,核糖核苷酸,细胞核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学习目标: 1、了解酶的特性。 2、理解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3、进行有关实验和探究 重点及难点: 酶的特性及有关实验和探究 一、酶具有高效性 (一)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1.思路: 实验组:底物+酶 底物分解速度 检测 对照组:底物+无机催化剂 底物分解速度 检测 2.变量分析: ①自变量: 催化剂的类型 ②因变量: 底物分解速度 ③无关变量: 试剂的量、反应温度、PH等 一、酶具有高效性 3 4 4 3 少量肝脏 研磨液 说明过氧化氢酶比Fe3+的催化效率高得多。 为什么4号试管的反应速率比3号试管快得多? 酶具有高效性 1、事实上,酶的催化效率一般是无机 催化剂的 倍。 107 ~1013 3、酶具有高效性的意义: (1)、保证了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 (2)、保证了细胞内能量供应的稳定 。 2、上述实验说明了: 1.思路: 实验组:底物a+酶A 底物被分解 检测 对照组:底物b+酶A 底物不分解 检测 2.变量分析: ①自变量: 不同底物或酶液 ②因变量: 底物是否被分解或有无产物形成 ③无关变量: 试剂的量、反应温度、PH等 实验组:底物a+酶A 底物被分解 检测 对照组:底物a+酶B 底物不分解 检测 二、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 淀粉溶液 蔗糖溶液 实验步骤 一 二 三 实验现象 结论 各加入淀粉酶2滴,振荡,试管下半部浸入37℃左右的热水中,反应5min 2号试管中加入2mL 蔗糖溶液 加入斐林试剂 振荡 约60℃水浴2min 1号试管中加入2mL 淀粉溶液 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砖红色沉淀 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蔗糖水解。 例2、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 目前发现的酶有 多种,它们分别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 化学反应。 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与酶的 是分不开的。 二、酶具有专一 性 一种或一类 4000 专一性 从上面进行的实验我们看出进行实验需要一定的 条件,比如淀粉酶60℃左右最好。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 酶活性: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 步 骤 加入试剂或处理方法 试管 A B C a b c 1 可溶性淀粉溶液(ml) 2 2 2 / / /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 / / 1 1 1 2 保温5min 0℃ 37℃ 100℃ 0℃ 37℃ 100℃ 3 将a液加入A试管,b液加入B试管,c液加入C试管,分别摇匀,保温5min 4 各加入2滴碘液,摇匀 5 观察现象并记录 三、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只有在一定温度下酶的催化效率最好 结论 实验结束均置于室温下约30分钟后。。。。 沸水 37℃ 冰水 冰水 37℃ 沸水 实验结果: 在最适温度的两侧,反应速率都比较 较高的温度容易使酶的 遭到破坏而失去 。 每种酶都有自己的 低 活性 最适温度 空间结构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升高;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达到最强;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的升高,没得活性逐渐降低。 思考:检验淀粉是不是被分解时,可否用斐林试剂? 不能,此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温度,使用斐林试剂时,需要水浴加热50~65°,对自变量的设置有影响,引起误差。 1号试管 过氧化氢溶液 实验步骤 一 二 三 四 实验现象 结论 2号试管 3号试管 加入过氧化氢2ml,振荡,保温2—3min 试管各加入1mL过氧化氢酶溶液 无明显变化 蒸馏水1ml NaOH1ml 盐酸1ml 将带火星的卫生香分别放入试管中 只有在适合的pH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