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无公害玉米生产技术规程.doc

发布:2017-01-06约4.8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无公害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2005-8-10 15:13:15 浏览1036次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吉林省无公害玉米生产地的选择条件、种子处理、田间病虫害防治标准,并对选茬、整地、品种选用、保苗密度、施肥、田间管理等技术作了规定。 本规程适用于吉林省玉米栽培技术水平较高的中部平原地区及东、西部玉米主产县(市)。按本规程实施,公顷产量可达7000—11000公斤。 2.产量构成与生育进程 2.1 产量构成 2.1.1 穗数:耐密型品种公顷收获穗数5.0—6.5万穗,平展型品种公顷收获穗数:4.0—4.5万穗。 2.1.2 粒数:平均每穗500—700粒。 2.1.3 粒重:千粒重340—400克。 2.2 生育指标 2.2.1 出苗期:5月20日前出齐苗。 2.2.2 拔节期:6月20日前进入拔节期。 2.2.3 抽丝期:7月20—27日抽齐丝。 2.2.4 成熟期:9月25日达到生理成熟。 3.选地与整地 3.1 选地 选择土壤PH6.5—7.0,有机质含量>1.5%,全氮>0.05%,速效磷(P2O5) >20毫克/公斤,速效钾>120毫克/公斤,耕层深度大于20厘米,保水保肥,排水条件较好的中、上等肥力的地块,以黑土、黑钙土、淡黑钙土、冲积土和厚层草甸土等土壤为好,同品种连作周期不超过2年。 3.2 整地 3.2.1 秋翻秋整地:2—3年轮翻一次。前作收获后,及时灭茬施肥秋翻,做到根茬翻埋良好,耕深18—25厘米,耕后及时耙、压,注意保墒,在秋季达到可播种状态。 3.2.2 秋翻春整地:秋翻地,待土壤化冻15厘米左右时,就要耙、耢、起垄、镇压,达到待播状态。 3.2.3 低洼地块:最好是秋打垄,便于晒垡散水。 3.2.4 顶浆打垄:春季土壤化冻15厘米深时,在已清除根茬的地块上实行三犁成垄,深施底肥,随打垄、随镇压,以待播种。 4.选用品种及种子处理 4.1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生育后期保绿期长的优良品种,水肥条件好的地块以耐密和半耐密型品种为主。 4.1.1 5—9月份≥10℃的活动积温3000℃左右,降水量450—550毫米的地区,应以中晚熟耐密型品种为主,搭配中晚熟和晚熟稀植型品种及晚熟耐密型品种。品种可选用四密21、四密25、吉单209、吉新203、吉新201、西单2、吉单159等品种。 4.1.2 5—9≥10℃的活动积温2850℃左右,降水量约550毫米的地区,应以中熟耐密型品种为主,搭配中熟和中晚熟稀植型品种及中晚熟耐密型品种。品种可选用四密21、四密25、吉单156、吉单159、吉新203、吉新201、吉单321、本育9等品种。 4.1.3 5—9≥10℃的活动积温3000℃左右,降水量约380—450毫米有灌水条件的西部产区,应以中晚熟耐密型品种为主,搭配中晚熟和中熟稀植型品种及中熟耐密型品种。品种可选用四单72、吉单180、吉单156、四密21、吉单209、吉新201、吉单321、四单105等品种。 4.1.4 5—9≥10℃的活动积温2700—2800℃,降水量约600毫米左右的东部产区,应以中熟耐密型品种为主,搭配中晚熟和中熟稀植型品种及中晚熟耐密型品种。品种可选用四密25、四单19、本育9、吉单141、四密21、吉单156、吉单209等品种。 4.2 种子质量 种子采用净度不低于98%,纯度不低于96%,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高于14%的良种。 4.3 种子处理 4.3.1 试芽:播种前15天进行一次发芽试验。 4.3.2 晒种:播种前3—5天选无风晴天把种子摊开在干燥向阳处晒2—3天。 4.3.3 种子包衣:播种前用15%克福种衣剂或吉农3号多功能种衣剂等进行种子包衣,防治地下害虫及丝黑穗病。种衣剂用量为种子用量的2%。 4.3.4.1 浸种催芽:采用催芽播种的,当种子拧嘴露白时摊开阴干后播种。 4.3.4.2 药剂拌种;对易感丝黑穗病的品种,用0.2—0.3%速保力或0.4%粉锈宁拌种。如果采取催芽拌种,要在浸种后拌匀药再催芽。 5.播种 5.1 种植形式 5.1.1 清种:这是全省大面积玉米生产田最基本、最主要的种植方式。 5.1.2 间作:在水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