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大蒜生产技术规程.docx
1
DB14/T762—2013
无公害大蒜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大蒜生产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辖区内无公害大蒜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5010的规定,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2~3年未种过葱蒜类蔬菜的地块。
4生产技术
4.1施肥原则
以优质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要求。
4.2播前准备
4.2.1施基肥
每666.7m2撒施腐熟有机肥5000kg,氮肥(N)3kg~5kg、磷肥(P2O5)6kg~8kg、钾肥(K2O)6kg~8kg。
4.2.2整地做畦
深耕细耙,做到肥土充分混匀、畦面平整、上疏下实、土块细碎无圪垃,畦宽180cm~200cm,长度因地而定。
4.2.3品种选择
选择抽薹性较弱,蒜头大而圆整,蒜瓣数不多且瓣形周正,抗逆性强、耐贮存、品质好的品种。秋播大蒜应选抗寒力强、休眠期短的品种;春播大蒜应选冬性弱、休眠期长的品种。
2
DB14/T762—2013
4.2.4种蒜处理
4.2.4.1分级
选择蒜瓣整齐,无病斑,无损伤的蒜头,淘汰变色、软瘪和过小的蒜瓣,按蒜瓣大小分级。
4.2.4.2浸种
用清水浸种24h,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h~2h,捞出沥干水分播种。
4.3播种
4.3.1播种时间
秋播在9月上中旬日平均温度稳定在20℃~22℃时播种;春播时间为日平均温度稳定在3℃~6℃
时播种。
4.3.2播种密度及用种量
平畦栽培,株距为7cm~9cm,行距20cm~25cm;高畦、高垄栽培,株距8cm~10cm,行距12cm~14cm。每666.7m2播种密度为3~4万株,用种量100kg~150kg。
4.3.3播种方法
播种时按蒜瓣大小分别种植。按行距要求开浅沟3cm~4cm,按株距把蒜瓣背腹线与浅沟方向平行栽种,覆土,耙平畦面,浇水。
4.3.4喷除草剂和覆盖地膜
6~8d后均匀喷洒除草剂,每666.7m2用20%乙氧氟草醚乳剂36mL~40mL,对水50kg均匀喷雾,而后盖地膜,两边各留10cm压紧。
4.4田间管理
4.4.1出苗期
幼苗出土3~5d不能自行破膜出苗的,应人工辅助破膜放苗。
4.4.2幼苗期
秋播大蒜幼苗长出3片叶后,中耕除草,浇一次促苗水。土壤封冻之前浇一次越冬水。春播大蒜幼苗长出3片叶后,及时中耕,5d后再中耕一次。
4.4.3鳞芽、花芽分化期
秋播大蒜在翌年春日均温达7℃时浇一次返青水,结合浇水每666.7m2追施氮肥(N)2kg~3kg,以后每8~10d浇一次水。春播大蒜浇水、追肥相应提前。
4.4.4蒜薹伸长期
蒜薹伸出后每5~6d浇一次水,抽薹前3~5d停止浇水。结合浇水每666.7m2追施氮肥(N)3kg~5kg。
3
DB14/T762—2013
4.4.5蒜头膨大期
抽薹后,每5~6d浇一小水,收蒜前5~7d停止浇水。蒜头膨大初期,随水每666.7m2追施氮肥(N)2kg~3kg、钾肥(K2O)2kg~4kg。
5病虫害防治
5.1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使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治,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国家明令禁止蔬菜生产禁限用农药见附录A。
5.2防治方法
5.2.1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实行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或脱毒蒜种,播前晒种2~3d,培育适龄壮苗,测土平衡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5.2.2物理防治
应用杀虫灯、蓝板、性诱剂等物理防治方法。用糖、醋、水、90%敌百虫晶体按1:1:3:0.1比
例配成诱杀液,每150m2~200m2放置一盆,随时添加药液保持不干,诱杀种蝇类害虫。
5.2.3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每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