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黄瓜生产技术规程(7页).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无公害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1 无公害黄瓜生产使用的执行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 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2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 5010的规定,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未种过葫芦科蔬菜的地块。
3 栽培季节
3.1 早春栽培
12月底~翌年1月初播种,2月上中旬定植,3月下旬~4月初上市。
3·2春提早栽培
2月上中旬播种,3月上中旬定植,4月底上市。
4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早春、春提早栽培选择耐低温弱光、对病害多抗的品种。如津春3号等。
5 营养土配制
营养土要求:pH5.5~7.5,有机质2.5%~3%,有效磷20mg/kg~40mg/kg,速效钾100 mg/kg~140mg/kg,碱解氮120 mg/kg~150mg/kg。孔隙度约60%,土壤疏松,保肥保水性能良好。配置好的营养土均匀铺于播种床上,厚度10cm。
6 种子处理
黄瓜播前应选择有光泽、籽粒饱满、无病斑、无虫伤、无霉病的种子,并要求种子纯度≥95%,净度≥98%,发芽率≥95%,水分≤8%。精选后的黄瓜种子用55℃左右的温水浸种,不断搅拌,恒温保持15min,然后用30℃左右的温水继续浸种3h~4h。
6.6 播种
6.6.1 一般播种
在育苗地挖15cm深苗床,内铺配制床土厚10cm,浇水渗透后,上铺细土(或药土),按行株距3cm点种,上覆药土堆高2cm,床上覆盖塑料薄膜。
6.6.2 容器播种
将15cm深苗床先浇透水,用直径10cm、高10cm的纸筒(塑料薄膜筒或育苗钵),内装配制床土8cm,上铺细土(或药土),每纸筒内点播一粒种子,浇透水,上覆药土2cm。
6.6.3 嫁接苗播种
用靠接法的黄瓜比南瓜(南砧1号或黑籽南瓜)早播种3d;用插接法的南瓜比黄瓜早播种3d~4d。
6.6.4 播种量
根据定植密度,每667m2栽培面积育苗用种量100g~150g,直播用种量200g~250g。每平方米播种床播25g~30g。
6.7 苗期管理
6.7.1 温度
黄瓜苗期各阶段适宜温度管理指标如下:
播后至出土,白天25℃~30℃,夜间15℃~20℃;
出土至破心,白天20℃~22℃,夜间12℃~15℃;
破心至分苗,白天20℃~25℃,夜间14℃~16℃;
分苗至缓苗,白天28℃~30℃,夜间16℃~18℃;
缓苗至定植,白天20℃~25℃,夜间12℃~16℃。
6.7.2 光照:冬春育苗采用反光幕或补光设施等增加光照;夏秋育苗要适当遮光降温。
6.7.3 水肥:分苗时水要浇足,以后视育苗季节和墒情适当浇水。苗期以控水控肥为主。在秧苗3叶~4叶时,可结合苗情追0.3%尿素。
6.7.4 出苗撒土:种子拱土时撒一层过筛细土防止“带帽”出土。
6.7.5 间苗:及时间掉病虫苗、弱小苗和变异苗。
6.7.6 分苗:当苗子叶展平有一心时,在分苗床按行距10cm开沟,株距10cm座水栽苗。也可将苗栽在纸筒、塑料薄膜筒或育苗钵内。秧苗2叶~3叶时加大苗距,扩大营养面积。
6.7.7 嫁接
6.7.7.1 嫁接适期:采用靠接的,当黄瓜第一片真叶开始展开,南瓜的子叶完全展开时嫁接;插接的,当黄瓜两片子叶刚展开,南瓜第一片真叶长至5分硬币大小时嫁接,随即按行株距12cm座水栽在分苗床上。
6.7.7.2 嫁接苗管理:将嫁接苗栽入直径10cm的营养钵中,并立即覆盖小拱棚,前2d~3d棚室要盖花苫遮荫。在接口愈合7d~10d期间,昼温由22℃~28℃逐步提高到25℃~30℃,夜温由18℃~16℃逐步降到16℃~14℃。空气湿度由90%逐步降到65%~70%。接穗长出新叶时,断接穗根,撤掉小拱棚。
6.7.8 分苗后管理
大棚早春茬如温度低可加扣小拱棚保温。缓苗后可深划一次提高地温。不旱不浇水,显旱时喷水补墒。
6.7.9 壮苗标准
子叶完好、茎基粗、叶色浓绿,无病虫害。冬春育苗,株高15cm左右,5片~6片叶。 7 定植前准备
7.1 整地施基肥
根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确定施肥总量。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2/3做基肥,氮肥1/3做基肥。基肥以优质农家肥为主,2/3撒施,1/3沟施。不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和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的城市垃圾、污泥和有机肥。
7.1.1 一般栽培
基肥品种以优质有机肥、常用化肥、复混肥等为主;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结合整地,露地栽培每667m2施优质有机肥(以优质腐熟猪厩肥为例)3000kg,尿素2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