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生物化学 第三章蛋白质分离纯化与表征.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与表征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一般原则
总目标:增加蛋白质含量与生物活性,
除去不必要的杂质蛋白;
前处理:细胞破碎
粗分级分离:盐析、等电点沉淀、有机
溶剂沉淀等
细分级分离:层析、电泳、结晶
沉淀法
• 沉淀法也称溶解度法。
• 其纯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原理是:
– 根据各种物质结构的差异来改变溶液的某些性质,就
能致使抽提液中有效成分溶解度的变化。
• 则可通过选择适当的抽提溶剂使欲分离的有效成分最
大溶解,而杂质最小溶解;或者相反。从而达到分离
的目的。
1. 盐析法
• 原理:
– 根基蛋白质在稀盐溶液中溶解度会随着盐浓度的增高
而上升 (盐溶)
– 但当盐浓度增高到一定数值时,其溶解度又逐渐下降,
直至蛋白质析出 (盐析)。
2013/11/9 南京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5
2013/11/9 南京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6
1. 盐析法
• 盐的选择
– 一般蛋白沉淀时选用硫酸铵,原因:
• 溶解度大,对温度不敏感
• 分级效果好
• 有稳定蛋白质结构的作用
• 价格低廉,废液可以肥田
– 盐析的缺点:样品继续纯化时须脱盐。
• 硫酸铵的缺点是铵离子干扰双缩脲反应,为蛋白
质的定性分析造成一定困难。
1. 盐析法
• 硫酸铵盐析
– 固体法。在大体积粗制品溶液中逐步加入固体硫酸铵,
当达到一定饱和度时,蛋白质便可沉淀下来。
– 饱和溶液法。较固体法温和,但不适用于大体积样品,
会导致样品体积大量增加。
– 透析法。将盛蛋白质溶液的透析袋放入一定浓度的大
体积盐溶液中,通过透析作用改变蛋白质溶液中的盐
浓度。该法盐浓度以连续状态变化,避免局部盐浓度
过高的不良影响,分级效果好。但受透析袋容积、盐
析速度、及硫酸铵耗费大的制约,仅用于精确、样品
体积小的试验中。
调整硫酸铵溶液饱和度计算表
1. 盐析法
• 盐析的影响因子:
① 蛋白质浓度对盐析的影响:一般控制样品液蛋白浓度
在0.2%-2%为宜。
② 离子强度和离子类型对盐析的影响:离子强度越大,
蛋白质的溶解度越低,越容易产生盐析现象;离子半
径小而价数高的离子在盐析方面影响较强,离子半径
大而价数低的离子对盐析影响弱。
• 盐析的影响因子:
③ PH对盐析的影响:蛋白质所带净电荷越多,溶
解度越大;在净电荷为零时,溶解度最低。
④ 温度对盐析的影响:在低离子强度或水中在一定
范围内蛋白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但在高盐溶液中,温度的升高有时反而下降。一
般情况下在0~ 4℃操作。
⑤ 其他:在进行盐析沉淀时,有时需在溶液中加入
一定量EDTA,以除去沉淀剂中带入的金属离子。
再者是加硫酸铵的时间要控制好,一般2h左右。
2. 有机溶剂沉淀法
• 原理:
– 有机溶剂对许多溶于水的小分子生化物质以及核酸、
多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都能发生沉淀作用。
– 有机溶剂的沉淀作用主要是降低溶液的介电常数从
而增强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溶解度降低。
– 对于具有表面水层的生物大分子来说,有机溶剂可
破坏溶质分子表面的水膜,使这些大分子脱水而相
互聚集析出。不同溶质要求不同浓度的有机溶剂,
因此可用有机溶剂进行分步沉淀。
2013/11/9 南京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显示全部